祭天的地点选在一座山的顶上,那里有一块不小的平地,甚至还有座小庙。因为事先安排妥当,那里已经布好了一个法场。虽然山顶不算很高,却已经是附近一大片区域的最高点。其他山头都矮了一大截。
王直暗想,果然是祭天的好地方,离天更近。而且身居高处,一览无余,风景也显得格外秀丽。秋风一吹,感觉就更好了。愈发觉得,德川家康的这件事做得还挺到位。这种人才,往后值得留在身边,作为“基友”加“小蜜”,继续培养。
王直到了一会,“祭天”就正式开始了。由大鼓、铜钹和笛子伴奏,一群穿着短裙,戴着古怪面具头罩的男子,来到法场当中,围着一个石质的大香鼎,随乐起舞,算作开场。那里实际上就是庙前的空处,地面上铺着石板,而那个香鼎,也该是原先就有的。舞跳完后,那些男子们退到一边。
王直依着德川家康的提示,领着随行的一众,来到法场一侧,放满祭品的供桌前,燃香祷告。供桌后边向下就是山崖,入眼只余苍天茫茫。王直持香而拜,感觉还真找到“祭天”的感觉。德川家康煞有其事地背颂了一篇祭文,大意就是:奉天承运,降任于王,将成大业,圣临天下。
大家拜完天,回身将手里的香都投到了大石鼎里,用火焚烧。那群打扮奇异的舞男,拿来许多黄色的符纸和几捆桃木,一起投入到火中。王直看了一会,也不知自己是不是眼花了,竟然觉得那堆熊熊的火里,有烧着像十字架一样的东西。而那些舞男围了一圈到鼎边,遮挡视线,喃喃而语,音调虽细小,却怪不可言,似乎都在念经咒。
王直只觉得事情还那么些微的莫名其妙,但看身边的德川家康坦然自若、胸有成竹。想来这也是祭天的内容,便也不再觉奇怪。
就在王直觉得祭天已经进行得差不多的时候。德川家康提出要让大王再用天水沐浴,以净凡身、受天泽。所谓“天水”指的就是天然的雨水。在这山顶还真有这么一个现成的所在,可以洗一洗这“天水”。地势稍低处,有一个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池。平素就积着雨水。
王直过去一看,水不深也不浅,难得的是非常清澈。洗洗倒也无妨,但就这么露天开洗,似乎并不妥当?在得到德川家康肯定的答复后,王直觉得勉强也可以接受。如果这属于祭天的必要环节的话,缺了的话,毕竟也不太好。加上虽然是秋季了,天气还是热着。
这又是登山、又是祭天,日头一晒,臭汗也出一身了。说实话,瞅着这水,也想下去洗个凉快澡。但还是觉得怪别扭。不过幸好是男儿身,没那么多讲究。要是个女人,就这么露天,来场天浴,还真是难堪。
让随行的人员,包括德川家康都下了山顶。但在德川家康的要求下,还是留了那批有些古怪的舞男侍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