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嘴里塞满东西,自然说不得话,连忙先将头点点。接着连吞带咽,还一气喝下大口茶水。然后才回答:“天君尽管发问。”
道人说:“北方鞑虏屡次犯境,不知有何高招可以克制?”
王直想了想,说:“若是炮舰能直接在陆上行动,只消开枪放炮,便能打得这些蛮子人仰马翻。可惜这时候没有发动机,不然造些坦克,也绝对无敌。”
道人听得云里雾中,只好又问:“能不能说得更明白些?要知那些鞑虏可是我朝大害。长此以往,便会久患成灾,动摇社稷。”
王直觉得对明朝人说“坦克”,是太过分了点。想了想,有了主意,便说:“可行之法是‘于要地,筑坚城,架大炮,以守代攻’。鞑虏来多少,便轰死多少。长此以往,自然断绝。”
道人沉吟片刻,说:“此计甚妙,妙不可言。红夷大炮配合城塞,应该能够克制鞑虏的骑射。红夷大炮本用在你的船上,不过换个地方,威力也应该是相当的。”
王直却想着,这不过是折中后的办法。真正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先前提到的“坦克”!!大炮配合机动装甲车。城塞本身毕竟不能移动,这个巨大的缺陷其实限制了大炮作用的完全发挥。
500年前的科技毕竟太落后了。想那500年后,必说车子能载大炮,飞机也可以。更能装导弹,超远程投放。若能用来对付那些不入流的原始骑射的蛮人,那是再好不过。
但这毕竟是在500年前,科技完全跟不上,只能在没有办法中,硬是折腾出点办法。而如果解放军的船能上岸行动,充当另类的坦克,那也该有多好。
道人又问:“不知阁下,未来怎么打算?可否做本朝的镇北王,来操作这筑城架炮、对抗鞑虏的大计?”
王直想了想,说:“我的未来,应该还是在海上。我想回去扶桑,因此不能做这个镇北王。”
道人的脸色越变越难看,问:“为什么要回扶桑,连本朝的王都不愿做?”
王直说:“因为我有更大的计划,想要实现,那就是为大明开拓海外疆土。”
道人的脸色顿时又好转了,笑了几声后,说:“我大明疆域广袤无边,根本无需于海外另辟。还是当镇北王吧。你那些船的炮可以拆下来,用到城上。”
王直却说:“你可不要小看了海外。那些疆土绝对比大明大得多,而且总有那么一天,会变得比大明更加富饶。”
道人的脸色又转向阴沉,问:“此事当真?”
王直说:“千真万确。因此大明也需要改革开放,取消海禁。不仅与海外通商,更要向海外扩张。这样才能保证优势地位不动摇。”
道人沉吟许久,说:“海外毕竟遥远。大明真拿下那些疆域,也只能作飞地。若是他日反了,岂不是前功尽弃、贻害无穷。”
王直连忙解释:“怎会反呢?”顿了顿,又说:“确实有些道理。”英国殖民美洲,后来这块飞地反了,成了美国。历史上有根有据,确有其事,只是尚未发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