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我的电视好像又好了!”她一边狂拍遥控器,一边喊,“老太太,把你那耳机摘了,我家电视也能看了!”
可聋老太太此刻正沉浸在剧情高潮中,仿佛整个人都要与电视融为一体了,“哎呀呀,这打仗真激烈,坦克上山啦!你看那碉堡炸了!太过瘾啦!”
声音在耳机外传得比贾张氏家的电视还响,那种老剧里千篇一律的爆炸声几乎震得院子墙皮都要掉了。
贾张氏的脸抽搐得像挂了一串皱巴巴的黄瓜,“你这是故意的吧?成心的吧?”
徐峰站在门外看着,心里暗笑:贾张氏这下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你嫌我电视吵,我就给你一个震耳欲聋的“静音”装置;你要邻居一起看电视,我就让邻居不费一分钱在你耳边打仗;你骂我不帮你修电视,我让你的电视自己“活”过来,只为给你带来更多麻烦。
可嘴上他却是另一套说辞,“大娘,聋老太太的耳朵不好,这也不是她的错。您这电视一会儿好一会儿坏的,要不我请人来彻底查查?”
贾张氏甩了他一个白眼:“你还敢说!我这电视要是再坏一次,我就拆了你家门!你个扫把星,谁让你出馊主意的?”
“行,那我就不掺和了。”徐峰转身离开,脚步轻快。
可他才回屋没多久,就听见楼道里传来“砰”的一声,那是聋老太太家门被撞开了。紧接着,她的耳机好像被人一把扯下,老太太的喊叫声像拖着浓痰的拖拉机,“你干啥啊?我正看到精彩地方呢!你发什么疯!”
贾张氏冲进门,眼珠子几乎能喷火,“你听你听你听!你那耳机震得我墙皮掉了!我家厨房瓷砖都在嗡嗡响!”
“你家墙那么脆?那是你家年头久了好不好!”老太太不甘示弱,“耳机是耳机,你家是房子,我这不是互不相犯么!”
“犯你个头!”贾张氏已经开始翻老太太的音箱,嘴里骂骂咧咧,“什么破玩意儿,丢了丢了丢了,看你还咋吵我耳朵!”
她手刚碰到插头,“啪”地一下,一股静电反弹出来,直让她缩回了手,接着那小音箱像是受到惊吓一般,发出一连串杂音,“滋滋啦啦”地响成一团。
“哎呀妈哟!”贾张氏捂着手,痛得原地蹦跳。
聋老太太气得发疯,竟然拿起旁边的小凳就往贾张氏脚边砸过去,“你敢碰我音箱,我就砸你狗腿!你再胡来,我就把你电视机连夜给扔井里去!”
徐峰听得外头热闹非凡,慢慢打开窗户看了一眼,窗帘后一双眼睛如狐狸般狡黠。他知道,这场混战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四合院风云再起——贾张氏开始在每个邻居门前“巡逻”,防止再有人偷偷帮老太太弄耳机;而聋老太太则干脆把电视搬到门口,耳机一戴、音量一调,简直比扩音喇叭还猛,每天定时播放,从八点晨剧到晚间重播,像是要用声音征服整个院子。
徐峰坐在自家门口,泡着一杯清茶,嘴角若有似无地勾着。许大茂路过,悄声问他:“你说,这事还得吵多久?”
徐峰抿了一口茶,淡淡道:“这得看贾张氏的嗓门还能撑几天。”
午后的阳光透过半开的木窗,斜射在徐峰脚边的旧瓦罐上。他一边剥茄子吃,一边望着院中众人各自忙碌的身影,心中自有一番算计。
聋老太太正坐在门口戴着那耳机,看得津津有味,手里还拎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袋瓜子。看她笑得眉眼弯弯,显然对这套“升级版”耳听无声十分满意。她一边啃瓜子一边咕噜:“哎呀,剧情跟我年轻那会儿似的,过瘾过瘾!”
可她的“乐趣”却成了贾张氏的心头气。那老太太一开始强调电视音量要大,才听得清楚;现在又把耳机调得响彻院落。两头一折腾,院子里连最爱清净的风都不得安生,仿佛哪个老房子都快被劲爆戏剧里那爆炸声给震塌了。
贾张氏站在聋老太太家门口,头发又乱成了麻雀窝,脸涨得跟熟了的苹果似的,手里拎着柄鸡毛掸子。“又响了!你这耳机咋开成炮声似的?全院子都听见了!”
她一边走近,一边下脚步如踩雷,每一步都震得地砖发抖。面对她,聋老太太却反而更架势十足,手里还拎着拐杖:“我这耳机是半老花,这音量怎么抑制得?你嫌吵就别想让我闭嘴!这剧我花钱买的,我看我自己的事。”
“买的?哼!你要那破剧值这么钱也怪!”贾张氏火冒三丈,脚步踉跄,恨不得一脚把那音响给踹成渣渣,“再响我一脚给你踩了!”
聋老太太拄着拐杖,反手一挥扣帽,“你就敢?试试看!”
正吵得两人都快吼出人命来,徐峰推门而出,脸上挂着淡淡笑意,但眼眸却冰得像秋水。“两位大娘,大庭广众底下吵,我们吵不过这场,倒显得邻里不和。我给你们弄个事,怎么样?”
两人齐齐瞪他一眼。
“你弄?”聋老太太冷哼,“你不是五毛不动帮贾张氏修电视?现在给我们动嘴皮子?”
“我给你们搬个扩音喇叭盒子。”徐峰边说边拿出一个小纸盒,递过去,“放音箱隔音海绵,声音进去就被吸掉了。于是乎你听得清,院子里没声音,谁也不吵得起来。”
他话音落地,两人齐齐愣住——也就是这瞬间,平静如湖面的院子,又荡起了微妙的涟漪。
“你又弄什么猫腻?”贾张氏盯着那盒子,满脸怀疑,“你哪来的这玩意儿?”
“昨儿买赶集儿的摊子上,就一个老板在卖,说能隔音屏蔽扩音也行。”徐峰笑眯眯解释,“你们要是嫌吵,我掏钱给你备一个。”
聋老太太瞪眼盯那盒子看了一会,忽然笑了:“你这人,倒挺识相的。要是能真隔音,那我一天陪你煮面去!”
两位大娘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十来分钟,渐渐被那“高科技盒子”所吸引。最后,一个决定达成:给它一周试用期。于是他当晚就从自己屋里搬出工具箱,亲自给那小音箱外壳贴上吸音泡棉、贴上海绵,又用胶带封条缝隙;聋老太太戴上耳机试播,院子里除了阵阵爆破声,其他地方一片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