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厂区,比前几日更加冷清。
原来的厂部办公室里,只剩下郭和平一人,他在等陈默来进行最后的交接。
陈默早已得知,郭和平已被轻工局调离,安排了一个相对清闲但级别不错的岗位,这显然是徐局平衡各方,有点补偿的意思在里面。
再见陈默,郭和平神色复杂,但很平静。
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按照资产清单,领着陈默和李向东,一间厂房一间厂房、一个仓库一个仓库地清点、交接。
清点过程中,看着那些曾经轰鸣、如今寂静无声的机器,郭和平的眼神不时流露出落寞与不舍。
所有设备物资清点完毕,确认无误,郭和平在交接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长长叹了口气。
他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年轻太多的新主人,语气感慨地说:“小陈同志……以后,红卫厂就交到你手里了。你是个有本事有魄力的年轻人……希望你能把它盘活吧。”他顿了顿,似乎想再说点什么,最终却只是摆了摆手,露出一丝苦涩的笑,“算了,这些都跟我没关系了。”
说完,郭和平拿起自己那个旧的公文包,步履有些蹒跚的,独自走出了这座他经营多年,却最终无力回天的工厂。
陈默站在厂部办公室的门口,望着郭和平那渐行渐远的落寞背影,轻轻摇了摇头。
在陈默看来,对于能力有限、魄力不足的郭和平而言,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和沉重的包袱,未必是坏事。
有时候,占据一个无法胜任的高位,是祸非福。
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不能顺势而为者,终将被搁浅在沙滩上。
送走郭和平,陈默转身,面对空旷的厂区和眼前二十多名目光灼灼、等待指令的汉子,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清晰地下达了接手红卫厂后的第一道命令:“白哥,安排大家,先从上料车间开始,彻底清扫整理!李向东,你安排带几个人,去把厂区大门和各个出入口先接管过来。然后你跟我去看看库房里剩下的东西。”
“好!”众人齐声应和,立刻分头行动。
白飞领着大部分人马,找扫帚、铁锹、水管,开始清理积满灰尘和废絮的车间。
陈默和李向东则径直走向厂区深处那几排高大的仓库。
库房大门上挂着的铁锁已经锈迹斑斑,李向东费了些劲才用郭和平交来的钥匙串打开。
沉重的铁门被推开一条缝隙,一股混合着尘土和一种难以言喻的霉味便扑面而来。
陈默的心当下就沉了下去。
这味道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在纺织行当里,库房出现霉味,往往意味着里面存放的原料或成品已经受潮腐朽甚至发霉变质了。
他与李向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这个……小默,来都来了,先进去仔细看看吧。”李向东说着,用力将一扇大门完全推开。
光线涌入,照亮了巨大的仓库内部。
这是一座约莫能容纳千吨物资的平库,举架很高,但此刻却显得异常空旷而破败。
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纤维尘埃,在从高窗斜射进来的光柱中无声飞舞。
地面是粗糙的水泥地,布满污渍和散落的杂物。
靠墙堆放着一些木制托盘和废弃的机器零件,上面都覆盖着厚厚的灰尘,墙角挂着蛛网。
库房深处,依稀能看到一些物资。
原料区零星堆放着一些巨大的,已经塌陷或散乱的棉包,外层的麻布包装破损,露出里面颜色发黄的棉花。
还有一些捆扎的化纤纱线筒管,但数量很少,且包装蒙尘。
成品区触目惊心的堆在角落里的几摞坯布。就是未经印染的本色布和劳动布。
原本应该整齐码放的布匹,如今歪歪扭扭,有些甚至坍塌下来,散落一地。
凑近看,能明显看到布匹表面有大块大块的暗黄色霉斑,有些地方甚至长出了细小的绒毛。
空气中那股浓郁的霉味,正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
辅料及杂物区有一些装着纺织机油的铁桶已经生锈,旁边散乱地堆着些木梭子、纱管、废纱线以及一些破损的包装纸箱。
整个仓库弥漫着一种被时光遗忘的腐朽气息。
陈默走到那堆发霉的布匹前,伸手摸了摸。
布料本身还算厚实,但霉变使得质地变得脆硬,轻轻一捻,就有霉灰掉落。
他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心里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不是对具体的人,而是对这种巨大的浪费和管理的混乱感到痛心。
“郭和平真是……!”他低声骂了半句,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怒其不争!
库房这么重要的地方,就是一个工厂的家底,他竟然放任到如此地步?
这些布匹,哪怕质量再普通,也是国家调拨的原料、是工人们辛苦织出来的,如今却因为保管不善,变成了一文不值的废品!
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钱啊!
陈默强压下火气,对李向东说:“统计一下发霉的货有多少,做好记录。回头找个地方统一处理掉,别堆在这里占地方还滋生细菌。你跟白飞说,让他安排几个人,先把这里面还能用的东西清理出来,有用的搬到干燥通风的车间去,这些发霉的破烂,赶紧清走!”
“明白。”李向东赶紧点头,拿出随身带的本子开始统计。
陈默没再多看那片狼藉,心情沉重地走出了仓库。
外面清冷的空气让他精神一振。冷静了一下。
愤怒无用,当务之急是尽快让厂子运转起来,产生效益。
等初步安排完,陈默开着车带着李向东去了市区一家规模较大的人民商场。
在五金交电柜台,陈默目标明确,订购了20台“标准牌”GN1-1型家用缝纫机。
这是当时国内非常流行的品牌,虽然名为“家用”,但其稳定性和功率足以应付初期的成衣加工。
这个策略是他和李向东早就商量好的。
陈默根本不打算接着红卫厂过去的老路子,只生产坯布或低端面料。
他要直接切入下游,卖成衣,而且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继续用默雪服饰这个名字。
只有做品牌、做终端,才能获得更高的附加值,把企业做大做强。
所以,这购买缝纫机是第一步。
陈默不打算一开始就投入太大,虽然哪怕在几十年后,很多服装也离不开打版后用缝纫机缝制的基本流程,更何况是现在。
这20台缝纫机,将用于初期的样品制作、小批量试产和技工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