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灼带着残部一路奔逃,到了青州地界时,已是人困马乏。见路边有一家旅店,便让随从在外歇息,自己则牵着那匹日行千里的踢雪乌骓马,进店要了一间上房。这马是他的心爱之物,浑身乌黑,四蹄雪白,乃是宝马良驹,平日里比性命还看重。
当晚,呼延灼因连日奔波,倒头便睡。谁知,这一切都被店外一双眼睛看在眼里——正是桃花山的小霸王周通。周通早就听说呼延灼的宝马神骏,今日偶然撞见,哪里肯放过?等至三更,他如狸猫般潜入旅店,趁呼延灼熟睡,悄悄解开马缰,翻身上马,拍马便往桃花山而去。
次日清晨,呼延灼醒来,见宝马不翼而飞,顿时急得双目赤红。询问店家,才知昨夜有个络腮胡大汉鬼鬼祟祟在店外徘徊,想必就是盗马之人。他想起近日听闻桃花山有伙强人,为首的周通外号“小霸王”,行事鲁莽却也有些本事,料想定是他所为。
“周通匹夫!竟敢盗我宝马!”呼延灼怒不可遏,当即带着随从赶往青州府。他知道,仅凭自己这点人马,根本攻不下桃花山,只能求助官府。
青州知府慕容彦达是个贪赃枉法之徒,听闻呼延灼乃是当朝名将,因兵败来投,心中顿时打起了算盘。他满脸堆笑地迎道:“呼延将军远道而来,慕容某有失远迎!将军的宝马被贼人所盗,此事包在我身上!只要将军肯助我剿平桃花山、白虎山这些匪患,我不仅帮你夺回宝马,还会奏请朝廷,为将军官复原职!”
呼延灼此刻正走投无路,听慕容彦达说得恳切,便信了几分,拱手道:“若知府大人肯相助,呼延灼定当效犬马之劳!”他哪里知道,慕容彦达早已盘算好:先让呼延灼替自己扫平三山匪患,再将他拿下献给蔡京,既能除去心腹大患,又能邀功请赏,可谓一箭双雕。
几日后,呼延灼带着慕容彦达拨给的五百官军,来到桃花山下叫阵。周通得知呼延灼亲自来了,倒也不惧,披挂整齐,带着喽啰下山迎战。
“呼延灼,你那宝马在我山上好生快活,想要回去,须得过我这关!”周通拍马出阵,手中长棍舞得虎虎生风。
呼延灼见周通虽面带凶悍,却也透着一股豪爽之气,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欣赏。他挺枪而出:“周通,你若识相,速速还我宝马,我便饶你不死!”
两人你来我往,斗了三十余回合,竟不分胜负。周通越打越佩服:“呼延将军好枪法!”呼延灼也赞道:“你这棍法倒也有些门道!”
打到兴起,周通忽然收棍笑道:“将军,我看你也是条好汉,何必为那昏官卖命?不如随我上桃花山,你我兄弟共饮一杯,那宝马便送还你如何?”
呼延灼闻言,心中一动。他本就对朝廷心灰意冷,只是碍于身份,才未明说。但想起慕容彦达的许诺,又摇了摇头:“我与知府有约,先剿匪患,再谈其他。你若肯归顺朝廷,我便为你求情。”
周通哈哈大笑:“归顺那等贪官污吏?我周通宁死不从!宝马你且拿去,只是青州慕容知府阴险狡诈,你可要当心!”说罢,竟真让人将踢雪乌骓马牵了过来。
呼延灼接过马,心中五味杂陈。他抱拳对周通道:“多谢周头领仗义。他日若有难处,可来寻我。”说罢,便带着随从往青州府而去。周通望着他的背影,摇头叹道:“可惜了这般好汉,竟要入那狼窝。”
宋江率领大军一路追击,为免惊扰百姓,便在青州城外的一处密林扎营。这日傍晚,伙夫烧水做饭,忽然发现水缸里的水泛着异样的腥气。正要禀报,却见几个喝了水的士兵突然倒地抽搐,口吐白沫。
“不好!水被下毒了!”有人大喊起来。营中顿时一片混乱,陆续有士兵中毒倒地,人人自危。宋江、吴用闻讯赶来,见此情景,眉头紧锁。
“快查!是谁下的毒?”宋江急道。
吴用仔细查看了水缸,沉声道:“这毒无色无味,发作极快,定是慕容知府派人所为。他想趁我军混乱,一举歼灭我等。”
正说着,又有一批士兵倒下,营中人心惶惶。李逵按捺不住,提着双斧就要冲出去:“俺去杀进青州城,劈了那狗官!”
“不可鲁莽!”宋江喝住李逵,“此时出去,正中他下怀。”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忽有喽啰来报:“营外有个和尚,说有解药送来。”
宋江连忙让人请进来,只见来者正是二龙山的鲁智深。他肩上扛着一个药箱,大步走进营中:“宋公明哥哥,俺听闻你营中遭了毒手,特来送解药!”
原来,鲁智深与杨志、武松在二龙山早已得知慕容知府的阴谋,料到他会对宋江下手,便提前备了解药,连夜赶来。
“鲁提辖大恩,没齿难忘!”宋江感激道。
鲁智深笑道:“自家兄弟,客气什么!快将这解药给中毒的弟兄服下,半个时辰便能醒转。”
士兵们连忙将解药化开,喂给中毒者。果然,不到半个时辰,那些倒地的士兵便陆续醒来,虽仍有些虚弱,却已无大碍。营中人心渐稳,宋江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慕容彦达如此狠毒,我等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吴用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哥哥,依我看,不如将计就计,让他以为我军已乱,再出奇制胜。”
宋江点头道:“军师所言极是。只是不知慕容下一步会如何行动?”
正说着,戴宗匆匆赶来:“哥哥,我截获了慕容彦达给蔡京的密信,他说已诱呼延灼助其剿匪,待平定三山后,便将呼延灼一并拿下,押往京城请功!”
吴用笑道:“果然不出我所料!他想一石二鸟,既除匪患,又除呼延灼。我们正好利用这点,让他自食恶果。”
呼延灼回到青州府,慕容彦达假意设宴款待。席间,慕容彦达故作关切地说:“将军辛苦,那桃花山周通甚是可恶,不如我派兵助你剿平?”
呼延灼想起周通的提醒,心中起了一丝警惕,但仍道:“多谢知府大人。只是桃花山地势险要,不如先攻白虎山。听闻那山上有个孔明、孔亮,自称宋江的徒弟,甚是猖獗。”
慕容彦达心中暗喜,他本就想先除白虎山,只因那里与梁山关系密切。他笑道:“将军所言极是!我这就拨三千精兵给你,再派副将秦明相助,定能一举拿下白虎山!”
其实,慕容彦达早已暗中安排:待呼延灼与白虎山厮杀得两败俱伤,便让秦明趁机将双方一网打尽,再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他哪里知道,秦明早已被宋江收服,只是假意归顺慕容彦达。
次日,呼延灼带着兵马,与秦明一同前往白虎山。白虎山的孔明、孔亮得知消息,连忙召集喽啰备战。孔亮道:“哥哥,呼延灼武艺高强,我们怕是抵挡不住,不如派人去请宋公明哥哥相助?”
孔明点头道:“事不宜迟,快派人去报信!”
两军在白虎山下相遇,呼延灼挺枪出战,孔明挥刀迎上。不到十个回合,孔明便渐落下风。孔亮见状,拍马助战,兄弟二人合力,仍不是呼延灼的对手。
就在这时,忽听一阵喊杀声,秦明带着“官军”冲杀过来,却直奔呼延灼而去:“呼延灼,你中了慕容知府的计了!”
呼延灼大惊:“秦明,你这是为何?”
秦明道:“我早已归顺梁山!慕容彦达想让你我两败俱伤,再将我们一网打尽!”
呼延灼这才恍然大悟,想起周通的提醒,心中又悔又怒。他对孔明、孔亮道:“二位贤弟,是我糊涂,险些误了大事!”
孔明、孔亮虽不知详情,却也看出其中有诈,便停下手来。四人正欲合兵一处,却见慕容彦达带着大队人马杀到,远远喊道:“呼延灼、秦明通匪,给我拿下!”
宋江在营中接到孔亮的求救信,与吴用商议对策。吴用道:“慕容彦达想坐收渔翁之利,我们便将计就计,兵分三路:一路由林冲率领,去支援白虎山,接应呼延灼、秦明;二路由鲁智深、武松带领,去攻桃花山,吸引慕容彦达的注意力;三路由哥哥亲自带领,直取青州城,端了他的老巢!”
宋江点头道:“此计甚好!只是青州城防守严密,我这一路怕是凶险。”
吴用道:“哥哥放心,我已让时迁潜入城中,摸清了守城兵力。只要时机得当,定能成功。”
当下,三路兵马依计行事。林冲率领五千精兵,星夜赶往白虎山。此时,呼延灼、秦明正与慕容彦达的兵马苦战。林冲率军从侧面杀出,大喊:“慕容彦达休走!”
慕容彦达见梁山援兵已到,吓得魂飞魄散,连忙下令撤军。呼延灼见状,对林冲抱拳道:“多谢林教头相救!我呼延灼愿归顺梁山!”
林冲大喜:“将军肯来,实乃我梁山之幸!”
另一边,鲁智深、武松带着人马攻打桃花山,周通不知是计,连忙派人向慕容彦达求救。慕容彦达本想坚守青州,却怕桃花山被破,自己少了一个屏障,只得派部分兵力前去支援,导致青州城防守空虚。
宋江见时机成熟,亲率李逵、戴宗等人,趁着夜色,在时迁的接应下,从城墙缺口潜入青州城。他们直奔知府衙门,一路上杀散守兵,如入无人之境。
慕容彦达刚从白虎山败回,正欲歇息,忽听外面喊杀声震天。他披衣而出,见宋江已带人杀到,吓得魂不附体:“宋江!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宋江冷笑一声:“慕容彦达,你勾结奸臣,残害忠良,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说罢,李逵一斧将慕容彦达砍倒在地。
青州城破,宋江连忙派人通知林冲、鲁智深,让他们速来会合。三路兵马齐聚青州,呼延灼、秦明、周通、孔明、孔亮等人一同归顺梁山,声势大振。
宋江在青州府衙设宴,款待众好汉。席间,呼延灼举杯对宋江道:“宋公明哥哥仁德布于天下,呼延灼愿效犬马之劳!”
宋江笑道:“将军肯来,我梁山如虎添翼!从此,我们共举‘替天行道’大旗,定要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
众人一同举杯,豪气干云。窗外,月光洒满青州城,仿佛在见证这群英雄的聚首。而远在东京的高俅,得知青州失守,呼延灼归顺梁山,气得拍案而起,一场更大的风波,正在悄然酝酿。
青州一战,宋江不仅收服了呼延灼、秦明等名将,还联合了桃花山、白虎山的势力,实力大增。吴用建议道:“哥哥,如今三山聚义,不如趁势返回梁山,再图大业。”
宋江点头道:“军师所言极是。只是沿途需小心行事,避免与官军正面冲突。”
大军行至半路,忽有探马来报:“前面有一队官军拦路,为首的是呼延灼的旧部韩滔、彭玘。”
呼延灼闻言,主动请命:“哥哥,让我去劝降他们。”宋江应允。
呼延灼来到阵前,见韩滔、彭玘正在犹豫,便喊道:“二位兄弟,朝廷昏暗,奸臣当道,我等何必再为其卖命?不如随我归顺梁山,共图大事!”
韩滔、彭玘本就对呼延灼敬佩有加,又早已对朝廷不满,闻言便翻身下马,归顺了梁山。
一路之上,不断有好汉听闻宋江威名,前来投奔。队伍越来越壮大,行至梁山泊时,竟已有数万人马。晁盖、卢俊义等人亲自在山下迎接,见宋江带回这么多英雄,个个喜不自胜。
忠义堂内,宋江将青州之事细说一遍。晁盖道:“贤弟辛苦了!如今我梁山人才济济,兵强马壮,定能成就一番伟业!”
宋江道:“这都是众兄弟同心协力之功。只是高俅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我们需早做准备。”
吴用道:“哥哥放心,我已让人加固山寨,囤积粮草。再派人去联络各地好汉,壮大我军实力。”
众人纷纷赞同,忠义堂内一片欢腾。呼延灼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自己戎马一生,竟在这水泊梁山找到了真正的归宿。
几日后,宋江在梁山泊举行了盛大的聚义仪式。一百零八位好汉齐聚忠义堂,按座次排列。宋江站在首位,高声道:“我等聚义梁山,不为私利,只为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从今往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若违此誓,天人共诛!”
“替天行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众好汉齐声呐喊,声震水泊,久久不息。
夕阳下,梁山泊的旗帜迎风招展,“聚义厅”三个大字熠熠生辉。宋江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众兄弟同心同德,便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而那远方的东京城,正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