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科院期刊编辑部的日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许阳捏着红笔的手悬在《量子纠缠态的非局域性验证》论文上方,笔尖的墨珠在纸页上晕开极小的圆点。
桌角的投稿系统后台还在不断弹出提示,来自慕尼黑大学的弦理论论文、剑桥大学的凝聚态物理研究……红色的“待审核”标签像熟透的浆果,密密麻麻缀满屏幕。
叮铃铃!
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惊得他手一抖,红笔在“规范场对称性破缺”字样上划出斜斜的线。
来电显示跳着“陈建国”三个字,许阳接起时,听筒里传来的轰鸣声几乎要震破耳膜。
“许阳!听得见吗?”陈部长的声音混着气流声,铿锵有力道:“六代机的最终调试结束了,后天上午九点首飞!我给你留了塔台最好的位置——这架‘龙骧号’的矢量喷口算法,可是你在巴黎桥洞下改的最后一版!”
许阳握着笔的手指猛地收紧,笔杆上的防滑纹嵌进掌心。
“陈部长,我一定准时参加!”他想说手头还有三十篇待审论文,但六代机首飞更加重要。
“那到时候见!”陈建国在那头大笑,背景音里突然传来尖锐的呼啸——像是战机掠过头顶,陈建国笑道:“试飞员说,这玩意儿比灯塔国的F-22隐身性能强一倍不止!”
“我一定到。”他听到自己的声音里带着笑意,红笔在论文上留下的斜痕,倒像是战机划过天空的轨迹。
挂了电话,投稿系统又弹出新提示。
许阳看着屏幕上滚动的外文标题,突然抓起桌上的实验记录本——他得在去试飞场前,把那篇关于“龙骧号”气动布局优化的补充论证写完,作为给首飞的贺礼。
窗外的阳光穿过网格,在稿纸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极了六代机即将刺破的云层。
……
南海试飞场。
晨雾裹着寒意,塔台的观测窗蒙上了层薄薄的冰花,许阳用指腹擦开一小块,望见\"龙骧号\"如蛰伏的巨兽,静卧在跑道中央。
银灰色的机身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机翼下的pL-17导弹被雾气包裹,只露出半截弹体,像冰藏的利刃。
远处的海平面与雾层交融,天地间只剩一片混沌的白,唯有跑道两侧的警示灯,在雾中晕出一圈圈血色光晕。
\"这雾浓得邪门。“钱老的拐杖重重顿在地面,红木杖头的龙纹在震动中仿佛活了过来,”但你看风速计。\"
许阳望向屏幕——风速稳定在2.8米\/秒,风向与跑道呈3度夹角,正是他在气动模型里标注的\"黄金参数\"。
更惊人的是雾滴密度,每立方厘米0.7克,恰好能让战机表面的等离子体层形成完美的介电屏障。
老人指着远处雾中若隐若现的银灰色机身,拐杖在冻土上敲出急促的点:
“看那翼身融合度!你在巴黎改的最后一版算法,果然把升阻比提上去了!”
“老师您要不要先去休息区?”许阳扶着他往塔台里走,道:“雾太大,站久了容易着凉。”
“我等这一天等了三十年!”钱老甩开他的手,眼睛亮得惊人,道:“当年在风洞实验室,于老跟我打赌,说这辈子看不到龙国自己的六代机,现在你问问他,敢不敢认账?”
于老恰好端着两杯热咖啡过来,闻言笑骂道:“老东西,就知道翻旧账!”
他把咖啡递给许阳,杯壁的温度烫得人指尖发麻,道:“不过你小子确实能耐,把量子隧穿效应用到隐身涂层上,试飞员刚才说,雷达反射面积比设计值还小了0.3平方米。”
许阳刚要说话,塔台广播突然响起:
“‘龙骧号’请求滑入跑道,气象条件符合首飞标准。”
陈建国大步从指挥席走过来,军靴在地板上踏出铿锵的响:“许阳,上级特意让我问问你,矢量喷口的动态调节参数,是不是藏了黎曼猜想的非平凡零点规律?”
许阳一怔,然后便点了点头。
\"引擎预热完毕!\"
这时塔台广播里的声音带着电流的震颤。
“龙骧号”的发动机传来巨大的轰鸣声。
原本静止的雾气突然如潮水般倒退,在跑道尽头堆起百米高的雾墙,而战机前方的空气却被引擎气流压缩成透明的屏障,仿佛有无形的巨手在为它开路。
\"推力达到117%!“尾喷口突然喷出淡蓝色的焰流,在零下3度的空气中瞬间凝结成冰晶,拉出两道笔直的白色轨迹。
这轨迹没有丝毫晃动,与许阳在巴黎用弹道方程算的分毫不差,如同用激光在雾中刻下的直线。
\"倒计时三秒——”天地间突然暗了下来,紫金色的霞光被重新合拢的云层吞没。
就在这刹那的明暗交替中,\"龙骧号\"的前轮猛地离地,机身在雾中划出道陡峭的折线。
冲破雾层的瞬间,引擎的轰鸣突然拔高三个音阶,震得塔台的玻璃幕墙嗡嗡作响,观测席的钢笔纷纷从桌面跳起。
“成了!”钱老的声音带着哽咽道:“咱们自己的六代机,飞起来了!”
“我们终于有自己的六代机了!”
“灯塔国,你们的星环就等着被碾压吧!”
“……”
其他人也是激动的呐喊起来。
同时不断传来热烈的掌声。
许阳则是死死盯着屏幕上的爬升率——每秒320米,比设计值高出17米。
更震撼的是雷达屏幕,\"龙骧号\"在穿过雾层的刹那,回波信号突然从0.8平方米骤降至0.01平方米,仿佛凭空消失在云海中。
\"它在穿云!\"
钱老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杨队!”许阳对着对讲机喊道:“左翼的涡流发生器,按你上次提的建议微调了角度!”“收到!”
这次六代机的首飞驾驶员,正是驾驶五代机出色完成任务的杨伟东。
杨伟东的声音透过电波传来,带着笑意道:“等我飞完,咱们得好好聊聊那个‘等离子体减阻’的新思路,你发在《龙跃》上的论文,我看了三遍!”
于老突然碰了碰许阳的胳膊,指向东方天际。
破晓的霞光正撕开云层,给“龙骧号”的机翼镀上金边。
“快看,老天爷都给咱们让路了。”
于老突然指向天空,话音未落,东方的云层突然裂开道缝隙。
一道紫金色的霞光如利剑般劈入雾层,瞬间在跑道上空撕开长达千米的光廊。
被照亮的雾滴骤然沸腾,化作亿万颗悬浮的钻石,将\"龙骧号\"的轮廓映得如同神迹。
机翼边缘的涡流发生器开始运转,在雾中搅出肉眼可见的气旋,那些旋转的白雾竟顺着机身曲线流动,勾勒出许阳设计的\"乘波体\"气动布局——这哪里是战机,分明是穿雾而来的上古神兽。
\"龙骧号\"的两台变循环发动机同时嘶吼,声波撞在雾层上,激起肉眼可见的冲击波。
战机冲破云层的瞬间,恰逢第一缕朝阳喷薄而出。
阳光撞在\"龙骧号\"的隐身涂层上,竟被分解成七彩的光带,沿着机翼边缘流淌,尾焰在碧空里拉出的涡流,与许阳解的NS方程曲线完美重合。
远处的海平面突然掀起十米高的巨浪,浪尖反射的阳光与战机的航迹交相辉映,仿佛整个南海都在为这钢铁巨鸟的腾飞而沸腾。
塔台里死一般的寂静,直到\"龙骧号\"在万米高空做出个7G过载的桶滚动作,将朝阳的金光搅成漫天星屑,爆发出的欢呼声才震碎了所有震撼。
许阳望着那道在天地间肆意穿梭的银线,突然明白——所谓震撼,从来不是声嘶力竭的轰鸣,而是当人类智慧凝结的钢铁,与自然伟力碰撞出的那道,足以劈开混沌的光。
……
沙东国迪拜航空展的展馆外,灯塔国十二架F-22以钻石编队掠过哈利法塔,翼尖拉出的彩色烟带在沙漠烈日下似乎是拼出“空中霸权”四个英文字样。
灯塔国空军少将詹姆斯站在VIp观礼台,对着镜头举了举香槟杯道:“听说龙国也来了?希望他们的‘展品’不是模型。”
展馆内的气氛早已剑拔弩张。
灯塔国展区中央,六代机“星条旗号”被三十毫米厚的防弹玻璃罩着,机身蒙皮泛着暗金色的金属光泽——那是最新的自适应隐身涂层,旁边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南海演习的片段,画面里龙国战机被锁定的红色框线格外刺眼。
“这涂层能吸收99%的雷达波。”
灯塔国航空航天局局长对着记者团侃侃而谈,手指在机腹武器舱划过,道:“上个月南海的‘意外’,让某些国家明白,挑战灯塔国的代价是什么。”
他突然提高音量,道:“今天,我们要让全世界看看,谁才配定义六代机的标准!”
人群中响起一阵低笑。
欧洲联合展区的负责人正与詹姆斯碰杯,杯壁碰撞的脆响里藏着算计道:“巴黎那场‘学术闹剧’,该做个了断了。龙国那篇NS方程论文,根本就是偷来的——就像他们偷我们的隐身技术一样。”
沙东国亲王的私人顾问悄悄凑到龙国代表团团长蒋毅少将身边,压低声音道:“少将,詹姆斯放话了,只要龙国敢展出六代机,他们就现场演示‘星条旗号’的超视距打击系统,靶机用的是……”
他顿了顿,又道:“是按‘龙骧号’参数定制的。”
蒋毅望着不远处的龙国展区。
“龙骧号”的模型被半透明的防护罩罩着,旁边的屏幕上正播放首飞视频,却鲜有人驻足。
几个灯塔国记者举着相机嘲讽:
“怎么不敢把真机开来?是不是怕被我们的电磁脉冲武器打下来?”
“龙国的五代机已经落伍了,现在可是六代机的天下。”
“这次就让他们连本带利的偿还南海军演签下的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