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炉火的呼啸与铁锤的轰鸣中,飞速流逝。
半年后,藏龙谷已经彻底告别了初建时的草莽气息,变成了一座秩序井然、分工明确的战争堡垒。
炼铁所的烟囱日夜不停地喷吐着浓烟,将谷内的天空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灰色。锻造所内,数十台水力锻锤的轰鸣声汇成一片,震耳欲聋。总装车间里,数千名工匠如同精密的齿轮,在各自的流水线上,将一个个标准化的零件,组装成致命的杀器。
燕王朱棣,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泡在了这里。他时而出现在炼铁炉前,亲自检验铁水的成色;时而又会走进总装车间,拿起一支刚刚下线的火铳,反复检查其机括的顺滑度。他的严苛与专注,让所有人都感到一种窒息般的压力,却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生产的效率与质量——一种基于错误图纸的、完美的质量。
这一日,总署的靶场之上,气氛庄严肃杀。
藏龙谷军造总署的第一批次,共计五百支“燕王一式”燧发枪,已经正式完成。今天,将是它们第一次接受实战检验的日子。
朱棣一身戎装,亲自到场。道衍、朱能、张玉等一众核心人物,皆侍立其后,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与紧张。
靶场上,一百名从燕山卫中精挑细选出的神射手,列队整齐。他们手中的新式火铳,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开始!”
随着朱棣一声令下,演武正式开始。
“装填!”
射手们动作划一,从腰间的弹药盒中取出纸壳定装弹,用牙齿撕开,倒入枪口,再用通条捣实。整个过程,比使用传统火铳快了不止一倍。
“举铳!”
“开火门!”
“三段击——放!”
“砰!砰!砰!”
第一排三十余名士兵齐齐开火,枪声汇成一声巨响,在山谷中激起阵阵回音。硝烟弥漫中,一百五十步外的重甲木人靶,身上爆开一团团木屑与铁片。待硝烟散去,只见那些厚达三寸的木靶,竟有半数以上被直接洞穿!
“好!”朱能忍不住大声喝彩。
这威力,比他在应天府时,神机营演武时看到的还要强上几分!
演武继续。
射手们轮番上前,对不同距离、不同类型的靶子进行射击。无论是精准度、射程还是破甲能力,“燕王一式”都表现出了远超这个时代所有火器的卓越性能。
连续射击了近一个时辰,数千发弹药被打出,五百支火铳,竟无一出现哑火或卡壳的现象。一切,都完美得无可挑剔。
当初那些对合金钢材“发脆”、对弹簧片“短命”提出过疑虑的老师傅们,此刻也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这堪称神迹的一幕,脸上的困惑渐渐变成了羞愧与自我怀疑。
难道……真的是我们错了?是我们这些老家伙的眼光,跟不上时代了?
演武结束,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将士们高举着手中的神兵,高呼着“燕王千岁”,声震云霄。
朱棣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他走下高台,亲自从一名士兵手中,接过一支尚有余温的火铳。
他将火铳高高举起,对着三军将士,朗声宣告:
“此铳,将是我燕王府的倚天之剑!是我等开创万世基业的屠龙之刀!”
“从今日起,此铳,便定名为——‘屠龙’!”
“屠龙!屠龙!屠龙!”
士兵们被他的豪情所感染,更加疯狂地呼喊起来。野心与狂热,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然而,就在这片欢腾的海洋中,无人注意到一个微小的细节。
在靶场后方,负责回收弹头与检查靶子的军械官,正拿着一块磁石,在一堆被射穿的铁甲片中,收集着变形的弹头。当他将一块被射得扭曲的甲片拾起时,他惊讶地发现,甲片被洞穿的边缘,并非是光滑的圆形,而是呈现出一种不规则的、细微的撕裂状。
他皱了皱眉,又拿起几片看了看,都是如此。他凑近了仔细观察,甚至用手指触摸了一下那撕裂的边缘。
“奇怪……”他喃喃自语,“这感觉,不像是被子弹‘钻’过去的,倒像是……被高温‘熔’开,再被强行‘撕’开的……”
他抬头看了一眼远处那沉浸在狂喜中的燕王与将军们,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将这个小小的、他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发现,咽回了肚子里。
毕竟,演武如此成功,殿下又在兴头上。自己若是拿这点捕风捉影的“感觉”去上报,怕不是要被当成妖言惑众,扰乱军心?
他摇了摇头,将那片奇怪的甲片丢回了废铁堆里。
一个足以揭示真相的、最关键的线索,就这样,被淹没在了胜利的喧嚣之中。
这完美的武器,终究还是露出了一丝微不可察的瑕疵。只是,发现它的人,选择了沉默。而需要看见它的人,早已被野心蒙蔽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