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钊铭站在房间中央,神色凝重而又带着几分毅然,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自己的行李。他的目光在屋内缓缓扫过,每一件物品都像是承载着一段回忆,让他的动作不自觉地变得轻柔而细致。
当他的视线落在那把离耳夫子的长安剑上时,眼神瞬间凝固,思绪也随之飘回到修罗场那惨烈的一战。
“夫子啊……”
他轻声呢喃,声音里满是怀念与怅然。这把剑,剑身修长且泛着清冷的幽光,剑刃上似还残留着那场大战的凛冽杀意,剑身上镌刻的符文,犹如古老的文字,静静诉说着往昔的壮烈与激昂。
夫子在修罗场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后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场仅留下了这把剑。它就像夫子留下的最后一丝痕迹,承载着夫子的无上意志与强大力量,于刘钊铭而言,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他缓缓伸出手,像是生怕惊扰了什么,轻轻握住剑柄。
刹那间,一股熟悉而又亲切的力量顺着手臂传来,仿佛夫子的身影就在眼前,正手持此剑,在修罗场中纵横驰骋,与邪恶势力展开殊死搏斗。
“夫子,您放心,无论前路如何,我定会带着您的期许,坚定地走下去。”
刘钊铭紧紧握着剑,语气坚定地说道,仿佛在向夫子许下庄重的承诺。随后,他小心翼翼地将长安剑放入行囊之中,动作轻柔而庄重,如同在进行一场意义非凡的神圣仪式。
收拾妥当后,刘钊铭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自语道:“先回知源书院看看吧。”
知源书院,那是他梦开始的地方,承载着他无数美好的回忆与珍贵的过往。
在那里,他曾聆听夫子们的谆谆教诲,与同窗好友们一起探讨学问、修炼修行,度过了一段段充实而又难忘的时光。
尽管如今他已踏入十境,书院在修行境界上或许已难有人能给予他指导,但书院于他而言,早已不仅仅是一个求学之地,更是他心灵的寄托与归属。
“回到书院,或许能让我在这纷扰的世间寻得一丝宁静,让我好好梳理一下思绪,明确接下来的方向。”
刘钊铭一边想着,一边迈出家门。“而且,也该和师长、同窗们好好告个别了,将我的打算告诉他们。
说不定,还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宝贵的建议,为我的旅程增添助力。”
走在前往知源书院的路上,秋风萧瑟,轻轻拂过他的脸颊,撩起他的衣袂。
但这秋风,却吹不散他心中对书院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来旅程的满心憧憬。
“知源书院,我回来了。”
刘钊铭望着前方,低声说道,脚步愈发坚定。
刘钊铭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踏入知源书院的大门。
一走进书院,那熟悉的书声便如灵动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回荡,丝丝缕缕地钻进他的耳中。
这书声,仿佛带着时光的魔力,瞬间将他拉回到那些在书院中刻苦求学的往昔岁月。他微微仰头,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的墨香与书卷气,让他的心瞬间沉静下来,满是眷恋与感慨。
就在刘钊铭沉浸在这份熟悉的氛围中时,人群中眼尖的王昀嵩一下子就瞧见了他。
王昀嵩的眼睛瞬间一亮,脸上露出又惊又喜的神情,连忙不迭地拨开人群,朝着刘钊铭快步奔来。
“哎呀,这不是钊铭吗?”
王昀嵩一边跑一边喊,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你咋突然回来了呀?”他跑到刘钊铭跟前,上下打量着他,眼神里满是好奇。
刘钊铭看着眼前这个热情洋溢的好友,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温暖的笑容,说道:“昀嵩,我准备去游历天下了。这心里啊,实在是挂念书院,挂念你们这些同窗好友,所以就想着在出发之前,回来看看大家,顺便跟你们告个别。”
他的目光中透着深深的眷恋与不舍,每一个字都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游历天下?!”
王昀嵩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大大的惊讶,嘴巴微微张开,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
但很快,他的脸上便浮现出理解与支持的笑容,重重地拍了拍刘钊铭的肩膀,说道,“这可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啊!以你的本事和才华,出去闯荡一番,那肯定能收获满满,说不定还能闯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呢!只是这一去,山高水远的,也不知道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和不舍。
刘钊铭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说道:“是啊,此去路途遥远,归期确实难定。但昀嵩,你要相信,无论相隔多远,咱们同窗之间这份情谊,就像这书院的根基一样,永远都不会改变。”
他说着,目光缓缓扫过书院的每一处角落,那古老的楼阁、郁郁葱葱的树木、安静的回廊,每一处都承载着他无数美好的回忆,“在书院的这些日子,是我人生中最宝贵、最难忘的时光。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位师长的教诲,还有和你们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都对我意义非凡,我会永远铭记在心。”
王昀嵩深有同感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感慨的神情,说道:“没错,书院于我们而言,可不就像第二个家嘛。这里有我们的梦想,有我们的青春,还有我们最真挚的情谊。你这一走,大家肯定都特别舍不得。不过你放心,你在外面尽管放手去闯,要是有什么有趣的事儿,或者遇到什么困难,都记得给我们传个消息。咱们虽然不能陪在你身边,但心可是一直和你在一起的。”他紧紧握住刘钊铭的手,眼神中充满了关切与期许。
刘钊铭看着王昀嵩,用力地回握了一下他的手,坚定地说道:“一定!我也盼着你们在书院里能继续勤奋学习,学有所成。将来啊,咱们都能在各自的道路上闯出一番大事业,为书院争光。”
此刻,两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彼此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以及对这份深厚情谊的坚定守护。
“跟夫子们都打过招呼了?”
王昀嵩一脸关切地问道,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件事的在意。
刘钊铭神色庄重,轻轻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感慨,缓缓说道:“嗯,都一一拜会过了。我挨个去了夫子们的居所,见到他们的那一刻,过往在书院求学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微微顿了顿,似在回味与夫子们相处的时光,“我向每位夫子都表达了我深深的感激之情,这一年若不是他们悉心教导,哪有今日的我。
我也坦诚相告了即将游历天下的打算。夫子们听闻后,都非常支持我,他们的眼神里满是期许,还不厌其烦地叮嘱了我许多在外的注意事项,从为人处世的道理,到应对各种危险的方法,面面俱到。”
王昀嵩听闻,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语气中带着一丝赞叹:“那就好。夫子们向来慧眼识人,他们对你的能力和品行都极为认可,自然知道你这一去,定能在广阔天地间收获满满,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不过话说回来,书院,你还有想去的吗?我陪你去看看?”
刘钊铭微微抬起头,目光望向远方,像是在眺望未知的旅程,又似在思索着什么。
片刻后,他的眼神定格在书院深处的某个方向,声音不自觉地低沉了几分,带着一抹难以掩饰的忧伤:“我想去器物阁看看。”
说到这儿,他的喉咙像是被什么哽住了,停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那,那是离耳夫子曾经常待的地方。自修罗场那场惨烈的大战之后,夫子便下落不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我……我始终不愿相信夫子就这么离开了,总想着去那儿找找,说不定能发现一些关于夫子的线索,哪怕只是能让我感觉离夫子更近一点也好,也算是给自己一个慰藉。”
王昀嵩听了,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理解与同情。
他深知离耳夫子在刘钊铭心中的分量,也明白刘钊铭这些日子以来的煎熬,他何尝不是忍受这种煎熬。
他轻轻拍了拍刘钊铭的肩膀,语气坚定而温暖:“我陪你一起去吧。离耳夫子对我们恩重如山,平日里不仅传授我们知识,更教会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我又何尝不想念他。说不定,在器物阁里真能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给我们带来关于夫子的好消息。”
刘钊铭感激地看了王昀嵩一眼,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说道:“谢谢你,昀嵩。这些日子,若不是有你这样的好友在身边,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度过。有你同行,我心里也能好受些,仿佛多了一份寻找夫子的底气。”
说罢,两人并肩朝着器物阁的方向缓缓走去。一路上,秋风轻轻吹过,如同哀怨的妇人在轻声叹息,拂动着他们的衣袂,也似乎在为他们对离耳夫子的深切思念而感伤。
他们的步伐坚定而又略带沉重,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对离耳夫子深深的牵挂与期盼。
刘钊铭与王昀嵩并肩伫立在器物阁的门前,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弥漫着凝重与期许交织的复杂氛围。
刘钊铭凝视着那扇紧闭的门扉,深吸一口气,像是要鼓足全身的勇气,缓缓伸出手,手指轻轻搭上门框,而后用力一推。
“嘎吱——”一声悠长而沉闷的声响,门轴转动,打破了长久的寂静,在这空旷的书院一隅回荡开来,仿佛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岁月。
王昀嵩跟在刘钊铭身后,踏入器物阁。此时的他,举手投足间尽显沉稳,与曾经那个略显青涩的少年判若两人。
他环顾着这略显陈旧却又满是回忆的空间,眼中不禁泛起一层淡淡的忧伤,感慨地说道:“离耳夫子走后,就再也没有人教授器物学了。这门奇妙的学问,仿佛也随着夫子的离去,在书院的时光长河里渐渐归于沉寂。”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落在角落里一件布满灰尘的古老器物上,像是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但我们还是时常来打扫,每次来,都盼着或许有一天,夫子会突然出现在这里,看到一切都还像他离开时那般井井有条。”
刘钊铭轻轻点头,眼神中满是感同身受的哀伤,说道:“是啊,夫子对器物学的热爱与钻研,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这里的每一件器物,都像是他的孩子,承载着他的心血与智慧。”
说着,他的目光在一件件器物上缓缓扫过,试图从这些冰冷的物件中,捕捉到夫子曾经存在的温度。
王昀嵩微微颔首,随后他的目光下意识地停留在了自己手中的天机扇上。两个人都陷入了沉默。
刘钊铭和王昀嵩正全神贯注地在器物阁中探寻着可能与离耳夫子有关的线索,四周安静得只能听见彼此轻微的呼吸声和偶尔挪动物件的声响。
就在这时,王昀嵩像是被某个突然闪过的念头击中,神色微微一黯,打破了这份寂静:“钊铭,你可能还不知道,渔鸯和渔俊希也走了。”
刘钊铭手上正轻轻翻看着一本陈旧书卷的动作瞬间停住,他缓缓转过头,眼中写满了诧异与关切,连忙追问:“他们二人为何离开?渔鸯和渔俊希在书院一直都是勤勉修行的好学生,平日里和同窗们相处得也极为融洽,怎么会毫无预兆地离开呢?”
王昀嵩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无奈与惋惜交织的复杂神情,他微微顿了顿,缓缓开口解释道:“你还记得那场修罗场大战吧?那场大战之后,局势变得错综复杂。
他们两人其实是影族后人,影族一直以来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与外界的关系微妙而敏感。
修罗场大战引发了各方势力的动荡和猜疑,估计他们是害怕自己影族后人的身份会给书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思来想去,最终选择了主动离开。”
刘钊铭微微皱眉,脸上的惋惜之色愈发浓重,他轻轻摇头说道:“唉,没想到竟是因为修罗场大战引发的这些后续问题。
他们在书院,早就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同窗好友,大家相处时,从未有人因他们的出身而心生偏见,都是真心相待。他们实在不该如此忧心,独自背负这些。”
王昀嵩深表认同地点点头,说道:“是啊,可他们俩心地善良,考虑事情向来周全细腻。修罗场大战牵扯众多,各方势力暗流涌动,他们或许是担心影族的身份会让书院卷入危险的纷争之中,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刘钊铭沉默了一会儿,脑海中回想起与渔鸯、渔俊希相处的点点滴滴,而后目光逐渐变得坚定起来,他紧紧握住拳头,说道:“天下如此之大,说不定我在此次游历的途中,会幸运地遇上他们。
若真有那么一天,我定要好好和他们相聚一场,让他们知道,大家同窗一场,情谊深厚,绝不该因出身这种缘由,就轻易割舍这份真挚的感情。
而且,修罗场大战背后的真相尚未明晰,说不定他们影族后人的身份,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还能起到关键作用。大家携手同行,相互扶持,或许能揭开更多隐藏在这场大战背后的秘密。”
王昀嵩看着刘钊铭,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光芒,说道:“若真能如此,那自然是再好不过。说不定你们重逢之时,不仅能重拾往日情谊,还能在寻找真相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希望你此番游历,既能顺利找到离耳夫子的线索,解开夫子失踪之谜,又能与渔鸯、渔俊希相聚,大家共同为探寻修罗场大战背后的真相而努力。”
刘钊铭微微扬起嘴角,露出一丝自信且充满期待的笑容,说道:“一定会的。我坚信缘分的奇妙,也坚信我们之间这份深厚的情谊。
无论天涯海角,我们终有相聚之日。到那时,大家齐心协力,定能让诸多谜团真相大白。”
说罢,两人再次将注意力放回眼前探寻线索的事情上,只是此刻他们的心中,除了对离耳夫子的牵挂,又多了几分对渔鸯和渔俊希的深深思念与殷切期待,这份期待如同黑暗中的点点星光,为他们的探寻之路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