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是周末,天气很好。
林晓的父母临时被单位叫去加班,说好的是中午回来,结果中午又发了消息,说得晚点,晚上七点才回家。
她“乖巧地”回复了:“没关系,我和林舟会自己看好家。”
林舟在客厅铺好拼图,摊了一地卡片,满脸汗地蹲在地上翻来翻去。
“姐,这个角是不是你藏起来了?”
“没有。”
“我都找了三遍了!”他嚷着,“就差这一块,快帮我看看嘛——”
林晓看了他一眼:“那你找啊,自己找。”
“你帮我看看嘛,你明明刚才坐这里的。”
林舟凑过来拉她袖子,林晓没动,语气平淡地说:“我在看题,别碰我。”
他不太情愿地回到地垫上继续翻。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屋子里弥漫着粉尘和被晒热的布料味道。林晓坐在沙发上,看着他在地上爬来爬去,忽然有种陌生的、从未被承认的优越感。
他一点都不聪明。
他没有她做题快,没有她写字工整,没有她说话得体。
他唯一比她“强”的地方,就是身体差,能生病。
而这个世界恰好最偏爱脆弱的东西。
下午三点,林舟嚷着要出门买冰棍。
“我想吃那个小布丁,黄袋子的!”
林晓放下书:“不行,你前几天才刚退烧。”
“我就吃一个,拜托嘛姐——我发誓吃完马上刷牙!”
“你自己去。”
“你陪我去嘛,我不敢一个人走那么远……”
林晓看了他几秒:“那你不吃了。”
林舟委屈地看着她,终于还是拉开门出去了。
她没拦他。
她只是站起身,走到阳台,隔着窗户,看着他一路跑下楼,拐进小区后门的小卖部方向。
他没有带伞,也没有戴帽子,阳光把他瘦小的身影拉得很长。
林晓回到沙发上,打开电视,却把声音调得很小。
她不是想听什么节目,她只是想测试——如果现在出了什么事,她要多久才会知道。
五分钟后,窗外传来一声模糊的叫喊,像有人摔倒。
她没有动。
又过了几秒,楼上传来几声狗叫。
她还是没动。
电视屏幕上映着一部韩剧,男主正在雨中哭泣,说:“她死了,我再也找不到她了……”
林晓突然站起身,去了卫生间。
她对着镜子看了很久。
她在等“发生什么”的那一刻。
不是因为她知道会发生,而是——她渴望发生。
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意外,一点点的失控,一点点让她从“局外人”变成“世界中心”的破口。
可惜什么也没发生。
十分钟后,林舟开门进来,满头大汗,嘴边还沾着奶油冰。
“姐,我回来了!”
林晓从洗手间出来,淡淡看了他一眼。
“你买了?”
“嗯!”
“不是说了你不能吃?”
“我只舔了两口就扔了……”
“你骗人。”
“我……我就吃了一点点。”
林舟看着她,眼神开始发慌:“你别告诉妈……”
林晓没有说话。
她只是走过去,打开窗,把阳光拉进屋子,然后转身走回书桌。
那一瞬间,她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弟弟的命,其实不难收拾。
他爱吃,爱撒娇,怕黑,怕孤独,身体差,记性不好。
只要她不拦他,不提醒他,不陪他——他自己就能把自己送去危险边上。
而她,不需要亲手推他。
她只要不伸手拉他,就够了。
她的机会,会来的。
不需要制造,只需要等待。
她比任何人都耐心。
因为她知道:
她等的,是他出事那一刻,她可以站在旁边看着,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