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于掌柜气得说不出话来。
“在商言商,于掌柜何必动气?再说,你们慎家要怪就怪他们,是他们挡了你们的道,让你们交不了粮食!”
于掌柜不敢对韩璋动气,回头便对着一众掌柜大骂道:“好啊!生意场上,各凭本事!今日尔等占了先机,蹩了我慎家的马腿,我无话可说!
但我慎家商行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如若就此罢休,日后还如何在道上混!今日你们想拆慎家商行的台,那我们就死磕到底!
不就是一百艘大米吗?我慎家认了!莫说八十文一斗,就是白送,我慎家也受得住!
但是今日,有一个算一个,谁要是不陪着慎家卸船,就一个也别想走!”
说完,让伙计支起凉棚,买来茶水、坐榻,往码头上一放,气势汹汹的坐在那,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
众人傻了眼,你慎家扛得住,我们可扛不住!八十文一斗,那得亏多少?
万盛米行的掌柜找到最前面的济源米行的掌柜,让其通个方便,把船挤一挤,让他们的人能过个小船,把粮食运进城去。
济源米行的掌柜一口回绝:“我与你方便,谁与我方便?我在城里又没米行,卸在码头上怎么办?你要是以两百文的价格把我这三十艘船的粮食全买了,我就考虑给你这个方便!”
后面两家听了也对万盛米行道,“两百文每斗,连带我们的都要了,我们就给你让个道!”
万盛米行的掌柜自然不干,于是众人又围着于掌柜,七嘴八舌的嚷着:“于掌柜,你这可不能绑着我们强买强卖啊!”
“是啊,哪有这样的道理,你慎家要赔本,大家就要跟着一起赔!”
于掌柜脖子一梗,吹胡子瞪眼睛道:“是我们慎家要你们来的吗?是你们财迷心窍,想挖我慎家的墙角,自己上赶着来的!
一个个的,慎家向沂州捐银捐粮时不见你们来,慎家要赚银子了,你们倒是抢着来了!
好啊!既然都来了,那就都别走了!要赔咱们一起赔!”
万盛米行的掌柜不干了,他家的船被夹在中间进退两难,那一百船的粮食难道眼睁睁的看着毁吗?
此时便放狠话道:“于掌柜,话可不能这么说!你们慎家商行家大业大,我们比不了!
真要是把我们逼急了,我们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于掌柜冷笑一声,“好啊!来人,传话我们的船,在出口一字排开,我看谁敢造次!”
伙计连忙解了马奔赴上岸的地方,又换了小船,将命令传达。
慎家商行接到命令后,果然群情激愤,将一百艘粮船一字排开,把练子道连接沂水的出口,结结实实地堵上了!
众家商行见慎家商行真要鱼死网破,或是愁眉不展、或是摇头叹息、或是愤怒叫骂。
此时,万盛米行便联系众家商行道:“双拳难敌四手,他慎家商行有一百艘船,我们加起来有五百多艘,碾也碾死他们了!
我就不信,他一个掌柜敢担得起一百艘商船的血本无归!”
众人听了,亦觉唯有以硬碰硬,才能逼慎家商行退让。
正要回去鼓舞伙计士气时,却见范廷手持圣旨,一脸威严的领着大队士兵威风凛凛的来了!
到了码头,便严阵以待,肃杀的气势将众家商行掌柜的气焰登时给吓没了,大热的天儿竟觉得有点冷。
范廷看了众人一眼道:“我乃陛下钦点的监察御史,奉皇命监督沂州赈灾事宜,如有扰乱赈灾者,可酌情全权处置。韩璋听令!”
“卑职在!”韩璋走上前来。
“陛下心系万民,沂州赈灾关乎千万百姓的生计!
本御史现命你维稳赈灾,有胆敢闹事、惑乱民心者就地正法!
有敢将米粮沉水、蓄意损坏粮食者,以‘毁谷刑’论罪,重责四十杖、枷号半月!重量超过五百石者,没收漕船,不准再从事漕运营生!”
“诺!”
韩璋领令,让士兵们挎刀持戈,严阵以待!
范廷下发了命令后,便欲离开。
那万盛米行的掌柜赶忙弯腰伏拜拦住了去路,陪着笑脸道:“御史大人,小的们也不想闹事,只是那慎家商行的船不肯让行。您看这天气闷热潮湿,船舱里水汽又重,这么多米粮再放下去,怕是要闷坏了啊!”
其他商行的掌柜也连忙点头称是。
范廷冷着脸觑了他一眼,“既然是慎家商行挡了你们的道,你们去找慎家便是,本御史没有功夫管你们的闲事!”
说完又要转身离开。
万盛米行的掌柜慌忙又道:“御史大人,您看,我们也不是非把粮食拉走不可,您能不能跟常山王殿下说一下,这米价昨日还一百七十文呢,今儿就给八十文,这不让我们血本无归吗?”
范廷一听脸更黑了,“大周米价每斗一百文,你们在沂州卖一百二十文,常山王殿下来了后,卖到一百七十文!
怎么?你们趁火打劫还打出理儿了!我大周哪条王法规定,与你们做生意,就须得你们赚钱,别人血亏?”
众家掌柜被他说的脸上无光,自知理亏,不敢再纠缠。
偏偏万盛米行的掌柜仗着高载这个后台知根知底,便语带威胁道:“御史大人,听说常平仓里的米粮不足百石,您说大家都耗在这,慎家的粮食也进不去。我们多等一会儿没关系,但是灾民可等不起啊!”
人群中有人听了,又传出附和的声音。
范廷大喝一声:“放肆!常平仓粮满盈库!尔等在此胡言,扰乱民心,是何意图?
来人,将此人狠狠掌嘴十下,以儆效尤!”
一位士兵领令上前,抡圆了巴掌,没几下就将万盛米行的掌柜打的鼻青脸肿,眼冒金星。
练子道码头的冲突很快就传到了高载和万老爷的耳朵里,两人吃惊万分,常平仓里空空如也,常山王怎么敢拒收粮食?
高载慌里慌忙地跑到常平仓,却见户部尚书孔偃正在指挥士兵们将米粮进仓,那常平仓果然堆满了白花花的大米,哪里有粮食短缺的样子!
孔偃看到了高载,笑脸盈盈的问道:“呦,高大人,怎么有空来常平仓了?”
高载擦擦头上着急心慌出的汗,陪着笑问道:“孔大人从哪里运来这么多粮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