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河站在门口,正眯着眼睛望着冬日的暖阳,阳光有几分暖意,但吴双卿却只觉得一盆凉水兜头浇了下来。
她上前,用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怒气质问道:“你来干什么!”
周围的人目光看过来,顾清河有点窘迫,这恩爱夫妻都不装了么。
他上下打量她一番,拿出为她准备的桂花阁的糕点,说道:“来看看你,我还给你做了一件新衣——”
吴双卿本不耐烦,想叫他有话直说,又咽了回去,想起自己确实想和他聊一聊的。
顾清河说道:“咱们去那边茶楼里坐着说会儿话?”
暮春的晨光穿过雕花窗棂,在木质地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吴双卿低头跟在顾清河身后,随着他掀开帘子走进茶室。
紫砂壶在红泥小炉上咕嘟作响,蒸腾的水汽混着龙井的清香,在眼前交织成一层薄雾。
顾清河俯身拨弄炭火,拿起铜壶浇至紫砂茶壶上洗茶,吴双卿看着琥珀色的茶汤自盏沿溢出,看顾清河的动作优雅,书没读进去多少,读书人附庸风雅的做派倒确实学来了不少。
顾清河递给她一盏茶,若无其事地说道:“双卿,县学教谕已为我提交了材料,我会参加今年的乡试。”
“什么?”吴双卿蓦然放下茶杯。
乡试三年一次,难度不是小三科可比的,因此需要好好准备,即便资质如顾丕熙和顾凡,也认真在府学学了两年有余。
哪有人今岁刚考完了院试,来年就参加乡试的,准备不够充足,胜算也太小了些。
顾清河笑了笑:“怎么,我对你有信心,你自己竟没有,我的娘子可是文曲星下凡……”
他见吴双卿眸色晦暗,并不理睬他的恭维,于是说道:“既然赶上了,便下场试一试,即便这次没考中,也当一次历练。”
吴双卿蓦然放下茶杯,茶水自杯盏飞溅出来:“我不去,我去一次是冒着多大的风险你又何尝不知,要历练你自己去历练。”
顾清河眼底倏然闪过一道暗芒,吴双卿本能的浑身一颤,那是被打出来的肌肉记忆。
旋即,她内心镇定下来,既然顾清河主动找上门来,她今日便做个了断。
“顾清河,此事到此为止,我不会再替你考试了,夫妻情分,我对你已经仁至义尽,此后你我桥归桥路归路。”
“要么你签下和离书,你我一别两宽,要么,我就去见陆大人,把你舞弊之事全盘托出,咱们鱼死网破。”
她看着顾清河脸上闪过震惊与惊恐,该说的都说了,剩下的留给他自己思考决定,他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吴双卿冷冷丢下一句:“我给你一日的时间,你好好考虑清楚。”
她刚一起身,手腕便被牢牢抓住,吴双卿心下一惊,想要挣脱却挣不开,回头怒道:“放手!”
顾清河紧紧抱住她,说道:“双卿,再给我考最后一次吧,只要中了举人,我就不再考了。”
穷秀才富举人,举人和其家族可以免除田赋、人头税及劳役,并且,若地主将田产挂靠举人名下能合理避税。
因此很多举人,即便不能入朝为官,也可通过接受土地挂靠积累财富,很多乡绅也自愿赠送房产钱财美女,所以范进中举后才会高兴疯了。
顾清河一双手死死锁在吴双卿腰间,她憋红了脸也掰不开,只能愤怒地喊道:“你休想,顾清河你做梦,我死都不会再替你去考试!”
顾清河看着她,眼神中满是委屈、不甘和愤懑:“所以,从一开始你提出去替我考试,就是等着这一天,要我与你和离,把你让给顾丕熙?”
他松开她,搬过她的身子,低头怒视她,眼眶赤红,带着无比的威压。
吴双卿却再也没有了一丝恐惧,她一字一句说道:“我是要与你和离,但不是为了顾丕熙,而是为了自由。”
顾清河冷笑一声:“自由?自由?哈哈。”
他眼底充血,松开握住吴双卿手腕的手,捏住了她的下巴:“你敢说不是为了顾丕熙,你当我不知道吗,嫁给我之前你们俩就……”
“顾清河!”吴双卿怒叱一声,她小小的身体忽然爆发出如此惊人的能量,茶室外的人皆是一惊。
顾清河受了惊吓,顿时松开了手。
吴双卿心底翻涌着怒火,眼眶干涩,泪水流不出来,只无法压制的急促呼吸吹动额前的碎发。
“顾清河,你还好意思提,当初是谁用了那样下作的手段,横刀夺爱!”
“新婚之夜是谁说必然不会叫我后悔,会对我千倍百倍的好!”
吴双卿的眼泪无声地滑落,曾经的往事又一次浮上心头。
其实,是顾丕熙先和她订亲的。
小时候,她扒着窗户偷听夫子讲课,被杨夫子发现了,他没有之前那位吴夫子脾气好,直接把她赶走了,还嘟囔道,一个女娃子以后只管洗衣服做饭生孩子,学这些有什么用。
她失落地走了,一个人坐在田垄间,想不明白为何女孩子就不能读书。
一本书递过来到她面前,吴双卿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她转过头,看到阳光下,那个男孩子眯着眼睛对着她笑。
她从未见过男孩子生的这么好看,这便是书上说的,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吧。
后来其实两人也没有多少交集了,他整日读书,而她虽然年岁小,干的农活却一点不比哥哥少。
不知不觉,他长成了十六岁的少年,清逸俊朗,挺拔如小白杨,她在地里插秧,偶尔直起身子擦擦汗,看到他走过的背影,一袭青衫,却挡不住的温润儒雅,她的心就不期然地漏跳一拍。
一瞬间竟然冒出一个大逆不道的想法,要是能嫁给他多好。
她摸了摸羞红的脸,真是不嫌害臊。
可某一天她回到家,竟然听到父母在谈论她和顾丕熙的婚事,不由得一颗心砰砰跳了起来。
原来顾丕熙看到她偷偷写在树叶上的诗,回去跟祁氏说,阿娘,我若娶妻当娶双卿这样的女子。
于是祁氏便东拼西凑借了钱请村里的王媒婆帮忙去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