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忘忧是一个几乎无人知晓与裴织阑有任何关联的名字。苏忘忧幼时曾是流落街头的乞儿,险些冻饿而死,是裴织阑的外祖母偶然发善心救下。见其聪慧,便留在裴织阑的身边当了个小书童,还教他识字算数。苏忘忧长大后,对经商展现了极大的兴趣和天赋。外祖母便赠了他一笔不算多但足以启动的资金,放他出去闯荡,只当是结个善缘。
此后多年,苏忘忧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敏锐的头脑,竟真的闯出了一片天地,名下田产铺面不少。他感念裴织阑外祖母的恩情,但与裴家始终保持距离,明面上毫无往来,就连裴家内部,也少有人还记得有这个人的存在。
裴织阑在前世,也是在最落魄无助时,才偶然得知苏忘忧竟已如此成功,且暗中试图打探她的消息想要相助,可惜那时她已被谢孤刃彻底控制,苏忘忧最终也未能联系上她,甚至后来可能也遭了谢孤刃的毒手。
苏忘忧背景干净,孑然一身,无牵无挂,产业来源清晰,与京中权贵无甚瓜葛,更与她裴织阑、与江南外祖家明面上扯不上半分关系。用他的关系打探消息,安全系数极高。即便谢孤刃疑心重重,也很难查到这条线上。
这日阳光正好。辨玉捧着一个精致的竹编小篮进来,笑道:“小姐,江南老夫人派人送来的新茶和时令果子到了。”
裴织阑放下手中的书,目光落在那个小篮上。竹篮里铺着干净的青布,上面放着几包茶叶、一些杨梅和枇杷,还有几方绣工精美的帕子。看起来一如往常,是外祖母惦记外孙女的心意。
她含笑拿起一方帕子看了看,指尖却在篮底摸到了一封薄薄的、没有署名的信笺,巧妙地塞在竹篾的缝隙里。
裴织阑迅速取出那封信。展开信纸,外祖母那熟悉而慈爱的字迹映入眼帘,语气却比平常家书多了几分郑重:
“阑儿亲启:
见字如面。江南已是梅雨时节,窗外的芭蕉又绿了几分,心中常念我儿在京中是否安好。
我儿所询之事,祖母已谨记于心,并已转达于忘忧。他听闻后应下:‘祖母与织阑妹妹之事,便是忘忧之事,定当竭尽全力,仔细探查,一有消息必及时奉上。请祖母与妹妹放心,务必保重自身,勿要挂念。’
忘忧虽事务繁忙,但每每来信问安,时常问及你在京中境况。他是个念旧情的好孩子,心思缜密,办事稳妥。此事交予他,祖母尚算安心。他如今也在京城,你二人万事皆需以稳妥为上,宁可慢些,切莫冒进,以免横生枝节。
家中一切皆好,勿念。惟盼我儿在京中,诸事顺遂,身体康健,与王爷和睦恩爱。闲暇时,多来信报平安即可。”
裴织阑攥着信纸的指尖微微颤抖起来。外祖母的叮嘱絮絮叨叨,每一个字都砸在她的心坎上。外祖母在江南,未必清楚京城波谲云诡的全貌,却一再嘱咐她安全为上。
前世,她被困在那座吃人的皇子府,后来是更冰冷的冷宫。她想递封信出去何其艰难,裴家父母关心的永远是家族声誉和妹妹的前程,何曾真正问过她一句“是否安好”?
唯有远在江南的外祖母时时惦念,唯有京中的祖父,虽然严肃却也偶尔会问她“功课是否吃力”、“不必过于苛责自己”。
这些是她前世困苦的一生中,寥寥的暖色。
她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压下喉间的哽咽。
重活一世,她以为自己早已心硬如铁,可以冷静地算计、复仇、利用一切能利用的人和事。可来自至亲之人这般纯粹而不求回报的关怀,依旧能轻易地戳中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这封信,像是一道温暖的光,照进了她因前世阴影和今生谋划而显得有些冷寂的心房。提醒着她,这世上并非全是算计与凉薄,总还有人,是真心实意地希望她好。
有了外祖母的回信和苏忘忧的承诺,寻找秦啸妹妹的事情总算在暗中有了一条可靠的线。但正如外祖母信中所嘱,此事着急是无用的,她需要耐心等待。
眼下,她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来转移可能存在的视线,同时也确实想为自己找些实在的事情去做。
“辨玉,去吩咐备车。”裴织阑起身,“之前慈幼学堂的事宜已与王爷商量过章程,今天我们去看看,选在哪处合适。”
“是!奴婢这就去!”辨玉高兴地应道,觉得小姐总算有件正经事忙了,免得总闷在屋里。
裴织阑吩咐完备车,正准备带着辨玉出门,一个速度极快的身影出现在她面前,挡住了些许阳光。
影玖今日依旧穿着王府丫鬟的服饰,但站姿笔挺,眼神锐利。见到裴织阑出来,她立刻抱拳行礼,声音清亮有力:“王妃!”
“嗯?”裴织阑停下脚步,看着她,“有事?”
影玖抬起头,眼里写满了认真和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决:“王妃要出门,属下请求一同前往!”
裴织阑微微挑眉,笑道:“不过是去东榆巷看看院子,就在城内,光天化日之下,无妨的。你留在府中即可。”
谁知影玖用力摇了摇头,表情更加严肃,甚至带着点不赞同:“不行!王爷吩咐了,属下必须时刻保护王妃安全!王妃去哪,属下就去哪!”
她这话说得理直气壮,掷地有声,完全没觉得自己的要求有什么不对,甚至觉得王妃不让她跟着才是奇怪的事。
旁边的辨玉忍不住笑出声来,又赶紧捂住嘴。
裴织阑看着影玖这副如临大敌、却又憨直得可爱的模样,也是忍俊不禁。
“好好好,”裴织阑笑着应道,语气带着几分纵容,“那就一起去。有我们影玖在,什么坏人也近不了身。”
影玖听到裴织阑的同意,脸上立刻露出一个笑容,像是得到了莫大的认可,大声应道:“是!王妃放心!属下一定保护好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