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难以名状的紧迫感,如同超新星爆发前那令人窒息的静默,悄然笼罩了整个前哨-7基地。
这一切的转折点,源自数日前玄女接收到的那段来自深空的异常引力波纹信号——一段频率奇特、源点模糊却强度惊人的空间扰动。
没有明确的威胁宣告,没有可识别的编码模式,但那信号中蕴含的某种“非自然”特质,足以让基地最高级别的安防协议悄然启动。
训练计划被骤然压缩提速。
赢昱能明显感觉到玄女指令中的节奏变化:更长的训练时长,更短的休息间隔,以及那些突然插入的、模拟各种极端紧急状况的应急演练。
基地仿佛一头从沉睡中被惊醒的巨兽,开始无声地绷紧肌肉,磨利爪牙。
几乎是从信号被确认后的第二天凌晨起,位于太阳系外围,肩负着监视广袤星际空间重任的数个大型深空观测站——尤其是部署在天王星与海王星轨道上的、装备了最新一代高精度引力透镜传感器与超长基线量子干涉阵列的预警平台——其监控日志上便开始持续出现一个令所有分析员眉头紧锁的异常轨迹。
一个高速移动的光点,或者说,一个因极高速度而扭曲了周边时空的“现象”,正以近乎违背人类已知物理常识的方式,在柯伊伯带外围那片本应死寂、空旷、只有零星冰岩漂浮的黑暗领域里,进行着反复的、大范围的掠行与机动。
它的速度极不稳定,却又变化得极其迅速且毫无规律可循。
在观测频谱上,它的速度曲线如同一个技艺狂放的表现派画家随手挥就的墨迹,起伏剧烈。
最低谷时,其相对太阳系质心的速度维持在约0.3倍光速——这已然是人类现有最快一级的科考舰船或资源运输舰难以企及的巡航速度。
而它的峰值速度,则赫然达到了骇人听闻、足以让任何物理学家反复核验数据的0.9倍光速!
在这个无限逼近光速的领域,狭义相对论效应已变得不容忽视,时间膨胀与尺缩效应显着,对于常规依赖电磁波通讯和惯性导航的飞行器而言,精准定位与远程交互都将面临近乎无解的难题。
然而,比那恐怖的速度更令人震惊的,是它所展现出的、完全不符合巨大惯性定律的机动性。
精密的数据分析表明,这个未知物体能在极短的时间尺度内,完成剧烈的速度变化和近乎直角的方向调整。
后端计算模型反复演算后,得出了一个让所有看到报告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的结论:其瞬间加速度的峰值,被测算为二十个标准重力加速度(20G)!
这种级别的持续过载,足以在瞬间将任何未经特殊基因强化与物理防护的生物体压成肉酱,彻底摧毁其生理结构;
即便是人类建造的最坚固、结构强度最高的无人探测器或导弹,其内部框架和精密仪器也难以承受如此暴烈力量的持续撕扯。
在深空观测站的广域监视屏幕上,那个身影如同一个闪烁不定的幽灵,一个在宇宙画布上肆意挥洒的魅影。
它时而巧妙地隐没于天王星或海王星这些冰巨星投下的巨大引力阴影之中,时而又从一颗沉寂了亿万年的冰冻小行星背后猛然窜出,其超高速移动拖曳出的能量尾迹,扭曲了路径上的星光,在漆黑的天鹅绒幕布上划出一道道转瞬即逝、违背常理的诡异弧线,仿佛宇宙本身的纹路被无形之手强行改写了一瞬。
天王星“洞察”号观测站的首席分析员,一位以冷静刻板着称的老牌科学家,在提交的最高优先级日志中罕见地流露出了极大的困惑:
“目标行为模式无法解析。
其运动学特征排除了小行星、彗星或任何已知自然天体的可能性。
其机动特征显示出明确且高超的智能操控意图,绝非随机现象…但必须指出,以我方现有及理论上可预见的任何人类或自动化舰船技术,均无法达到其性能指标之万一。
此目标对我太阳系外围安全态势构成潜在未知影响。
建议立即将监控等级提升至最高级,并提请太阳系联合防御司令部最高委员会注意,启动跨星域联合监测与分析。”
然而,所有这些来自外部观测站的紧急报告、分析员的困惑、以及系统自动生成的高度警报,在经由“基石”全域智能网络系统汇总、流向前哨-7基地后,都被一股更高级别的权限悄无声息地拦截、标记。
一个冰冷的标签被盖上——【最高机密权限:母星计划·子项利剑】。
随后,所有相关数据被彻底加密封存,访问权限被锁定在了一个令人窒息的级别,任何未经授权的查询尝试都会立刻触发基地的主动防御机制。
于是,外界对于这个在太阳系边缘疯狂狂舞的未知魅影,最终只能在情报圈的边缘归于“未知自然现象”、“传感器集体校准故障”或“高度机密的人类内部测试”等模糊的猜测之中,其惊人真相被牢牢封锁、隐藏在了奥尔特云无尽的冰冷与黑暗之后。
他们永远不会知道,那个让数个深空观测站如临大敌、让资深分析员抓破头皮的高速物体,其核心,正是身穿生物抗荷服、意识与座驾高度融合的赢昱,以及他所驾驶的那架代号“利剑”的、人类科技巅峰之作的可变形空天战机。
而在“利剑”那堪称生物机械工程学艺术品的“基石安全舱”内,赢昱正全身心地经历着一场彻底颠覆所有传统飞行体验、迈向生命新维度的极致之旅。
最初的生理恐惧和神经不适早已被高强度训练和身体改造抛到了遥远的身后。
当20G的恐怖过载如同无形的宇宙巨山般轰然压来时,安全舱内精密的重力模拟系统与流体支撑装置全力运转,与他体内已被“生命体能药剂”和纳米机器人群深度强化后的生理机能协同作用,奇迹般地将那足以毁灭一切的压力,转化为一种遍布全身每一寸肌肉、每一根骨骼、每一个内脏器官的、沉重却异常稳定、甚至带来奇异充实感的压迫力场。
他的血液不会因过载而疯狂冲向下肢导致脑部缺血,他的意识不会因缺氧而模糊甚至丧失。
相反,他能够异常清晰地“感受”到每一个G值增加时,身体微观结构的细微反馈与自适应调整,这是一种强大无匹的力量流过并淬炼身体的证明,而非痛苦的折磨与毁灭的前奏。
取而代之,充盈他心神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令人沉醉乃至痴迷的绝对自由感。
在微型64矩阵聚变核心那近乎无限、澎湃如恒星内部的能量支持下,“利剑”的每一个动作都反馈得如臂使指,流畅顺滑得超乎想象。
宇宙真空不再是阻隔与虚无,而是为他提供了绝对平滑、毫无摩擦的终极舞台。
分布在机体各处的离子引擎阵列与姿态控制推进器组,其每一次精准至极的点火与喷流调节,都转化为纯粹而暴烈的速度增量与方向变更,推动着他向着宇宙的任何一个方向疾驰。
这种感觉,远非过去在大气层内驾驶任何高性能喷气式战机所能比拟。
那更像是……他自身化为了一个能够翱翔于星海的独立生命体,在进行本能的移动,而非仅仅是驾驶着一台精密的机器。
引擎全力运转时低沉而有力的轰鸣通过战机骨架结构传导至安全舱,传入他的感知,不再是嘈杂的噪音,而是力量的美妙和弦,是人类智慧与意志征服宇宙空间的最强音,令他血脉贲张。
他的训练航线早已不局限于基地附近。
他从0.5倍光速开始巡航,感受着两侧的星辰如同被无限拉长的流光般飞速退去,形成绚烂而诡异的视觉隧道。
意念微动,与神经直连的操控系统瞬间响应,引擎功率输出被骤然提升至高峰,座舱内虚拟速度表上的数字疯狂跳动攀升,0.7c…0.8c…直至最终悍然冲击并稳定在了0.9c的骇人峰值!
窗外的星空景象变得异常扭曲怪诞,前方的星光因极端相对论效应而产生剧烈的蓝移,变得刺眼而陌生,后方的星辰则被拖曳出长长的、如同泣血般的红色尾迹,时间本身仿佛也变得粘稠、减缓,以一种可以被自身生物钟隐约感知的方式流逝着。
这是一种彻底超越凡人感官极限的、近乎神明般的体验。
他进行着在外界观测者看来堪称疯狂的极限机动。
他的意念如同最高明的指挥家那双无形而精准的双手,引领着“利剑”在这片无垠的虚空之中跳起一场场优雅与暴力完美结合的死亡芭蕾。
瞬间的急停结合锐角变向,带来的过载即使有安全舱全方位保护也足以让普通精英飞行员瞬间昏厥休克;
围绕一颗小型冰岩进行贴地(如果能称之为地的话)高速盘旋,考验的是神经反应速度与战机操控响应之间毫秒级的同步精度,任何细微的延迟都将导致彻底的毁灭;
从海王星巨大的引力场边缘险险擦过,利用其引力弹弓效应再次获得巨大的加速甩向外层空间,更是对轨道计算心算能力、时机把握能力和超凡胆量的极致挑战。
他越来越沉醉于这种将速度与力量推向物理边界的感觉。
每一次将意念中的“加速推杆”毫不犹豫地推到尽头,感受着20G的重压如山般降临与引擎核心那澎湃欲裂的咆哮完美融合;
每一次在极限光速下完成一个近乎违反直觉的直角轨迹转弯,冷静地看着窗外那些亘古不变的星辰轨迹被强行划出锐利而短暂的折线;
每一次从剧烈极限机动后的短暂生理晕眩与感知失调中迅速恢复,重新完美地掌控一切……这一切都带来了一种无与伦比的、掌控至高力量的成就感与自我实现的极致快感。
在这种日复一日、将物理极限视为日常、将宇宙法则视为玩具的高强度淬炼中,赢昱的脑域和身体机能也在发生着悄然而深刻的、远超设计预期的进化。
他的神经反应速度在极限压力环境下被不断打磨、提纯,变得更快、更精准,延迟低至可忽略不计。
多线程信息处理能力呈指数级增强,他可以在进行超高G力复杂机动的同时, 完美监控着战机上下百个关键子系统的实时状态,并并行规划出接下来数步的最佳战术路径。他的空间感知与直觉得到了质的飞跃,无需完全依赖复杂的导航仪器和数据流,仅凭强化后的直觉和少量关键数据,就能在脑海意识中瞬间构建出极其精确的立体战场模型和多物体轨道预测。
所有这些生理与心理的细微变化,都被“基石安全舱”无微不至的监测系统和玄女那双冰冷的电子眼无声地、详尽地记录着。
从他承受不同级别过载时特征迥异的脑波模式图谱,到其体内纳米机器人群为适应极端环境而进行的自我优化日志,再到他在长时间近光速巡航状态下、因相对论效应而产生的微妙心理状态波动曲线……所有这些极其宝贵的第一手数据,都源源不断地汇聚、沉淀,最终形成了人类文明历史上第一份,也是最为珍贵、无法复制的——关于智慧生命个体如何逐步适应并最终掌控近光速飞行的真实动态数据库。
这份数据库的价值,远超任何理论推演或地面模拟实验。
它是一个活生生的、不断进化的样本,一个从“凡人”肉身迈向“超人”领域的完整记录,是“母星计划”乃至整个人类文明,迈向深空纪元、应对未知挑战的最为宝贵的基石之一。
赢昱对此并非全然不知,但他并不在意,也无暇过多顾及。他的全部心神,早已与窗外那片无垠的、危险的、却又充满自由意味的黑暗,与座下这匹桀骜不驯、力量无穷的钢铁坐骑,紧密地、兴奋地联系在了一起。
又一次常规训练指令下达。
赢昱心神凝聚,推动意念,“利剑”战机引擎发出低沉怒吼,瞬间撕裂宁静的虚空,化作一道肉眼与常规传感器皆无法捕捉的幽暗之影,径直冲向远方一颗渺小的、反射着微弱星光的冰冻星体。
加速,再加速。
他将在极致的速度中,去触摸那颗星辰亿万年来未曾被触及的、冰冷而古老的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