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八年春,汉中战局,并未如曹操所期望的那般陷入僵持消耗,反而在沉寂了数月之后,骤然掀起了决定性的狂澜。
南郑城下,刘备军大营连绵,旌旗招展,中军大帐内,气氛却凝重如铁。刘备眉头紧锁,望着沙盘上那依旧牢牢钉在定军山、天荡山等要隘之上的夏侯渊军旗帜,沉声道:“夏侯妙才(夏侯渊字)深沟高垒,据险不出,与我军在此相持已近半载。我军粮草转运艰难,长此以往,恐师老兵疲,如之奈何?”
数月来的攻坚,虽有小胜,却始终无法突破曹军在汉中盆地外围构建的坚固防线。张鲁在南郑城内惶惶不可终日,但夏侯渊率领的曹军援兵与张鲁部将杨昂、杨任等人凭借地利,硬生生将刘备的兵锋挡在了汉中核心区域之外。曹洪坐镇长安,虽未大举进兵,但带来的三万精锐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牵制了刘备大量精力。
一身白衣,羽扇轻摇的诸葛亮,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沙盘上那片层峦叠嶂的区域。他缓缓开口,声音清越而冷静:“主公勿忧。夏侯渊性情刚烈,虽遵曹操之命稳守,然其内心必不甘久守不攻。且曹军内部,夏侯渊与张鲁部将未必一心,此其破绽一也。曹洪在长安,名为援应,实为监军,夏侯渊若久无战功,恐遭诘难,此其破绽二也。”
他手中的羽扇轻轻点向沙盘上定军山与汉水之间的一片区域:“夏侯渊主力集结于定军山,倚仗地势,俯瞰我军。其粮草辎重,多囤于天荡山,由部将张合护卫,两山互为犄角,看似稳固。然,其联络通道,必经此处——走马谷。此谷虽有其兵把守,但并非天险。”
法正接口道,他脸色因水土不服而有些苍白,但眼神却锐利如刀:“孔明之言甚是。夏侯渊善袭掠,长于机动,却不善固守。我军与其强攻坚城壁垒,不若调动其主力,使其离开有利阵地,于运动中寻机歼之!”
刘备眼中精光一闪:“如何调动?”
诸葛亮与法正相视一眼,早已成竹在胸。诸葛亮道:“需行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策。”
**明修栈道,疑兵惑敌**
次日,刘备军大营中鼓号喧天,一副要大举进攻南郑的架势。大批军士被调动至南郑城下,广立营寨,多布旌旗,挖掘壕沟,打造攻城器械,摆出一副不惜代价、誓要拔除南郑这颗钉子的姿态。
同时,刘备采纳诸葛亮之计,派遣多股小部队,大张旗鼓地修复褒斜道、傥骆道等通往关中的古栈道。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定军山夏侯渊的耳中。
“修复栈道?”夏侯渊看着斥候送来的情报,浓眉紧皱,“大耳贼意欲何为?莫非久攻南郑不下,欲绕道袭我关中?”
副将张合沉吟道:“将军,此恐是疑兵之计。栈道艰险,修复非一日之功,刘备岂会舍近求远?其主力仍在南郑城下,修复栈道,或是为了迷惑我军,或是为日后长远计。”
夏侯渊性格急躁,虽觉张合所言有理,但内心深处被刘备如此“轻视”(看似要绕过他的防线)所激怒,更兼长安曹洪处不时有文书前来,询问战况,隐有催促之意,让他心中烦躁。“无论如何,不可不防!传令下去,加强各处隘口巡查,尤其是通往关中之要道,绝不能让刘备有机可乘!”
就在夏侯渊的注意力被南郑正面的“主攻”和遥远的栈道修复所吸引时,一支精锐的部队,已在夜幕和复杂地形的掩护下,悄然离开了刘备大营。
统帅这支奇兵的,正是常山赵子龙。
赵云率领五千精骑,人衔枚,马裹蹄,不走大路,专拣山间小径,绕过南郑和定军山的正面防线,沿着汉水支流,如同一条悄无声息的毒蛇,直扑汉中的西部门户——阳平关!
阳平关,扼守金牛道咽喉,是益州进入汉中的传统通道,也是汉中连接陇右、凉州的重要关隘。若阳平关失守,不仅意味着刘备彻底切断了汉中与西凉的可能联系,更可以从西面威胁南郑和定军山的侧翼,让夏侯渊腹背受敌。
诸葛亮此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南郑正面的佯攻和修复栈道是“明修栈道”,吸引夏侯渊主力注意;而赵云奇袭阳平关,才是真正的“暗度陈仓”,直指夏侯渊防线的致命软肋!
**定军鏖战,黄忠扬威**
赵云奇袭的行动极其隐秘,直到数日后,阳平关守将杨任发现关外出现大量不明身份的骑兵,并开始试探性进攻时,才意识到大事不妙,紧急向夏侯渊求援。
“赵云袭我阳平关?!”夏侯渊接到急报,又惊又怒。阳平关若失,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刻判断,刘备的主攻方向原来是西线!
“张合!你速领本部兵马,驰援阳平关!务必击退赵云,守住关隘!”夏侯渊即刻下令。
“将军!”张合急道,“此恐仍是刘备调虎离山之计!我军若分兵,定军山正面……”
“休得多言!”夏侯渊打断他,“阳平关若失,我军侧翼洞开,南郑亦难保!赵云乃刘备麾下骁将,不可轻视!你速去,我自会坚守定军山,量刘备也无暇他顾!”
在夏侯渊看来,刘备主力被牵制在南郑正面,就算想进攻定军山,短时间内也难以攻克他的坚固营垒。当务之急,是保住战略要地阳平关。
张合无奈,只得领兵一万,急匆匆赶往阳平关。
然而,张合军刚离开定军山不久,刘备军主力突然如同潮水般从南郑城下退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定军山!直到此时,夏侯渊才恍然大悟,自己中了诸葛亮的诡计!南郑佯攻、赵云奇袭,都是为了将他钉在定军山,或者调走他的援军!刘备真正的目标,一直就是他夏侯渊驻守的定军山!
“好一个诸葛孔明!好一个调虎离山!”夏侯渊又惊又怒,但事已至此,他只能凭借定军山的险要地势,固守待援,同时紧急向长安的曹洪和正在赶来路上的曹操求援。
刘备大军将定军山团团围住,日夜攻打。夏侯渊指挥若定,凭借地利,屡次击退刘备军的进攻。战事陷入了残酷的消耗战。
这一日,天色微明,山间弥漫着薄雾。老将黄忠主动向刘备请缨。
“主公,夏侯渊欺我军连日攻城疲惫,每日清晨,必引军下山,移营鹿角(防御工事),巡视前哨,其营寨守备必然稍懈。忠愿领一支精兵,趁其移营之时,突袭其本阵!若斩得夏侯渊,则曹军必溃!”
法正闻言,目视黄忠,沉声道:“汉升(黄忠字)老当益壮,勇气可嘉!此计可行!正愿与汉升同往山顶,观测敌情,为汉升指明夏侯渊确切位置与突击路线!”
刘备看向诸葛亮,诸葛亮羽扇轻摇,微微颔首。
“好!汉升,准你所请!予你五千精锐,法孝直为汝参赞军机,务必成功!”
黄忠与法正领命,精心挑选敢死之士,饱食之后,借着晨雾掩护,悄然潜行至定军山下一处隐蔽山谷。
法正与黄忠登上一处高坡,透过薄雾,仔细观察曹军营寨。果然见到夏侯渊的大纛(帅旗)正在移动,一队曹军正在山下搬运鹿角,调整营防。夏侯渊本人顶盔贯甲,在亲卫簇拥下,于半山腰一处平台指挥。
“汉升将军请看,”法正手指远处那醒目的大纛和甲胄鲜明的主将,“那便是夏侯渊!其立足之处,前突于我军,两侧虽有护卫,但阵型未稳。将军可率铁骑,从此处谷口突然杀出,直取中军,必可建功!”
黄忠须发皆张,眼中精光爆射,他深吸一口气,翻身上马,举起手中赤血宝刀,对身后摩拳擦掌的五千精锐低吼道:“儿郎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朝!随我——斩将夺旗!”
“杀!!!”
如同压抑已久的火山骤然喷发,五千精锐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流,从山谷中奔腾而出!马蹄声如雷,瞬间撕破了清晨的宁静,直扑夏侯渊所在的中军平台!
夏侯渊正全神贯注于督促部下移营,万万没料到敌军会在这个时间、从这个方向发起如此迅猛的突击!等他发现如旋风般卷来的刘备军骑兵时,黄忠一马当先,已然冲到了近前!
“夏侯渊!拿命来!”黄忠声如洪钟,赤血刀划破空气,带着凄厉的呼啸,直劈而下!
夏侯渊仓促间举刀格挡,“铛”的一声巨响,他只觉一股巨力传来,虎口迸裂,心中大骇:“这老卒竟有如此神力?!”
他麾下亲兵试图上前阻拦,却被黄忠身后的精锐骑兵死死挡住。黄忠得势不饶人,刀光如匹练般展开,招招不离夏侯渊要害。夏侯渊武艺本就不以力量见长,擅长奔袭,此刻失了先机,又被黄忠死死缠住,不过数合,已是险象环生。
“保护将军!”曹军将领拼死来救。
但为时已晚!黄忠瞅准一个破绽,赤血刀以一个诡异的角度斜撩而上,快如闪电!
“噗——!”
血光迸现!
夏侯渊的人头带着难以置信的神情,飞上半空!那无头的尸身晃了晃,从马背上栽落在地。
曹军主帅,征西将军夏侯渊,阵亡于定军山!
**局势逆转,天下震动
主将骤然被杀,曹军瞬间大乱!群龙无首,各自为战。
黄忠挥刀砍倒夏侯渊的大纛,高举其首级,厉声大喝:“夏侯渊已死!降者不杀!”
五千精锐齐声呐喊,声震四野:“夏侯渊已死!降者不杀!”
正在攻打营寨的刘备主力闻听此讯,士气大振,攻势如潮。而定军山上的曹军则魂飞魄散,斗志全无,或降或逃,溃不成军。刘备军趁势攻占定军山主营。
几乎与此同时,奉命驰援阳平关的张合,在途中得知夏侯渊战死、定军山失守的噩耗,大惊失色,深知大势已去,只得收集败兵,仓皇退往阳平关,与赵云对峙,并急报长安曹洪。
而南郑城内的张鲁,闻听夏侯渊败亡,最后的指望破灭,在其弟张卫和谋士阎圃的劝说下,终于打开了城门,向刘备投降。
至此,汉中战局彻底逆转。刘备不仅击杀了曹操方面军主帅夏侯渊,夺取了战略要地定军山,更迫降了张鲁,基本控制了汉中全境。曹操试图“有限干预,以拖待变”的战略彻底破产,反而折损了一员宗室大将和数万精锐。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许都的曹操闻讯,悲愤交加,痛呼“妙才!”之后,便是无尽的怒火与刻骨的寒意,他知道,刘备这条潜龙,已然腾渊而起,再也无法遏制。他必须亲自出马,挽回颓势。
长安的曹洪惊慌失措,一边加固城防,一边雪花般的告急文书发往许都。
江东的孙权,接到战报,碧眼中闪烁着复杂难明的光芒,既有对刘备势大的忌惮,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蠢蠢欲动。
而这一切的最新情报,也通过“暗羽”的紧急渠道,被迅速整理,放在了竟陵城主府林凡的案头。
林凡看着那份详细记录了定军山之战前因后果的密报,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目光幽深。
“黄忠……定军山……夏侯渊……”他低声咀嚼着这些名字和历史事件,虽然早有预料,但当它真的发生时,依旧能感受到那股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磅礴力量。
“刘备,果然还是拿下了汉中。”他抬起头,看向窗外南方,“接下来,就该曹操亲自上场了。而东边的那位‘盟友’,恐怕也快要按捺不住了吧……”
汉中鏖兵,以刘备的大胜暂告一段落,但由此引发的更大风暴,正在天际汇聚。天下的棋局,因为定军山这一子的落下,进入了更加凶险莫测的中盘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