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降临,北风呼啸,雪花纷飞。
曹操大军顿兵中山城下已近两月。攻城器械损毁严重,士卒冻伤者日众,粮草转运因天气和袁谭的骚扰而愈发艰难。
反观袁尚,凭借城高池深和刘骏暗中输血的物资,竟然硬生生扛住了曹军的冬季攻势。
丞相行营内,炭火盆也无法驱散曹操心头的阴霾。
灭袁之战,从初春打到深秋,眼看要进入寒冬,大雪一下,“一战下冀州”的美梦就得彻底破碎。
前些时日,郭嘉突然病倒,更是让曹操乱了分寸:依军医诊断,奉孝怕是……可他还困在此地,困在寒风里,加重他的病情。
越想,曹操的面色越阴沉,看着案上堆积的求援和催粮文书,他烦躁地将其中一份,狠狠扫落在地。
“废物!皆是废物!一座中山城,竟耗时两月不下!”曹操低吼,额角青筋跳动。
郭嘉裹着厚厚的裘衣,脸色比外面的雪还白,他强撑着病体,撩开帐帘,走入帐中道:“丞相息怒,袁尚能支撑至今,绝非凭已一人之力。背后必有高人指点或暗中支援。”
所谓的高人是谁,几乎是路人皆知。
曹操回首,脸上闪过心痛之色,上前两步,伸手拉紧郭嘉的裘衣领子:“奉孝,你……且去休息,此事吾自有定计。”
郭嘉还想说些什么,曹操生怕他吹风加重病情,连忙喝令亲卫扶回去小心看顾。
待郭嘉走后,曹操眼神转厉,转身问众谋士:“奉孝方才所言之高人,诸位以为是何人啊?”
程昱当即冷声道:“除了那按兵不动,坐观成败的刘仲远,还能有谁?
我军粮道屡遭袁谭小队袭扰,敌人击之必中,若无人通风报信,绝无可能!”
荀攸叹息:“刘骏此举为何已是昭然若揭。此獠名为盟友,实为豺狼,只想看我军与袁氏兄弟两败俱伤,他好从中渔利。”
“刘仲远!匹夫安敢欺我!”曹操一拍案几,震得笔砚乱跳,“我誓杀之!”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信使满身风雪闯入,扑倒在地:
“丞相!急报!刘骏部将张合,率兵突然进驻距离我军后勤重镇馆陶不足五十里处,声称剿匪而来!”
“剿匪?”曹操气极反笑,“馆陶附近何来大股匪患?他欲断我粮道乎?”
帐内众将皆怒,夏侯惇更是按剑而出:“主公!刘骏狼子野心,已不容姑息!末将请令,率一支精兵,先破张合,再回师灭了刘骏大营!”
曹操胸口剧烈起伏,眼中杀机闪烁。他深吸几口冰冷的空气,强行压下立刻与刘骏开战的冲动。
此刻与刘骏撕破脸,前有坚城未下,侧有袁谭未平,绝非良机。
“传令!”曹操声音冰冷,“让刘骏立刻来见我!如敢推脱,视同叛盟!吾必攻之!”
使者带着曹操的怒火,顶风冒雪赶到百里外刘骏大营。
刘骏大帐内温暖如春,他正与沮授、田丰对弈。
听完使者倨傲的传达,刘骏拈着棋子的手顿了顿,抬眼淡淡看了使者一眼:“曹丞相召我,所为何事?”
使者昂着头:“丞相军务繁忙,岂容细说?镇国侯去了便知!”
一旁侍立的周仓勃然大怒,瞪圆双眼就要发作,被刘骏以眼神制止。
刘骏将棋子轻轻放回棋罐,拍了拍手:
“既如此,你回去禀告丞相,就说我军务同样繁忙,既要清剿残敌,又要保障丞相粮道不失,实在分身乏术。待此间事了,我自当亲往中山城下,向丞相请罪。”
保障粮道不失?分明是你在搞鬼,方使我军粮道有难!
使者脸色一变:“镇国侯!你要抗命不成?”
“抗命?”刘骏挑眉,语气转冷,“我与曹丞相乃同盟之谊,何来上下之分?阁下言辞,慎之!”
名义上曹操代表朝廷,但实际上,现在谁还认这个?
拿朝廷说事,不外乎自取其辱。
使者语塞,脸涨得通红,恨恨道:“好!好!镇国侯的话,在下一定带到!”说罢,使者怒气冲冲,转身离去。
待使者走后,田丰忧心道:“主公,此举定会彻底激怒曹操。当作好应变准备才是。”
刘骏浑不在意地重新摆开棋局:“激怒又如何?他此刻,岂敢与我开战?中山未下,袁谭在侧,天寒地冻,他只能忍着。”
沮授点头:“主公所言极是。联盟名存实亡,破裂只在早晚。此刻撕破脸,于我无害,反能彰显主公不畏强权之态,吸引河北观望之士。”
果不其然,曹操接到回报,气得咬牙切齿,却终究没有立刻发兵攻打刘骏。只是下令加强对后方粮道的防护,并对中山发动了更猛烈,近乎不计代价的进攻。
建安八年春,冰雪消融。曹操凭借兵力优势和不计伤亡的猛攻,终于强行攻破已是强弩之末的中山城。
袁尚在乱军中仅率少数亲随突围,北投幽州袁熙。
然而,经此役苦战,曹军亦伤亡惨重,粮草几乎耗尽,士卒疲惫不堪,无力立刻追击袁尚,亦难以转身对付虎视眈眈的刘骏和仍在青州外围蹦跶的袁谭。
除此之外,中山当地的士族,态度暧昧。
据情报,中山士族,几乎人人与徐州有生意往来。郭嘉生怕中山士族与刘骏里应外合谋算曹操,拖着病体给曹操建言,让其加强防备,不可久驻中山。
曹操不甘心就此离去,亲自邀请当地豪族甄氏甄逸赴宴,欲为其子纳甄氏女甄宓为妻。不想当场被甄逸婉拒。
“历史”上,此时的甄逸已经病故,实为张氏主事。但由于刘骏近年来大兴医术,甄逸数年前亲往淮安治病,故现在身体已无大碍。
此次,袁、曹、刘争冀州。甄家早心有所属,自然不会下注曹操。
曹操几次三番试探,皆不得中山士族“欢心”。
无奈之下,他不得不饮恨下令,令大军主力撤回邺城休整,只留下于禁驻守中山。
回师途中,曹操与缓慢北进的刘骏军“意外”相遇于漳水之畔。
两军隔河对峙,气氛剑拔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