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光阴,在平静而隐秘的期待中,倏忽而过。
选定的吉日,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晴日。天光澄澈,碧空如洗,阳光金灿灿地铺满青溪镇的青石板路,连空气中都带着干爽清冽的气息。“安食铺”今日并未像往常一般卸下门板开业,店门虚掩着,门上贴了一张用红纸精心剪出的、线条流畅圆润的“囍”字,那鲜艳的红色,在素净的木门上显得格外醒目,昭示着此间的不同寻常。
没有喧天的锣鼓,没有迎亲的花轿,也没有宾客如云的喧嚣。一切都按照沈微婉和沈默商议的那般,简单,却不失郑重。
店内已然收拾妥当,桌椅被擦拭得锃亮,重新排列,在店堂中央空出了一片不小的区域。平日里摆放腌菜坛子的角落,此刻也清理得干干净净。李嫂一大早就赶来帮忙,里里外外,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始终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笑容。
婚礼的“礼堂”,便设在了店铺通往后院的穿堂屋。这里比前店更为私密,也更为宽敞些。沈默前两日便抽空将这里仔细清扫整理过,墙壁上新糊了干净的桑皮纸,地面也用清水反复擦洗,不见一丝尘埃。
此刻,这间朴素的穿堂屋,也被装点出了几分喜庆的色彩。
正对着门口的北墙上,贴着一张更大的、同样用红纸剪成的“囍”字,形态对称,寓意双喜临门。虽无金粉描绘,但那纯粹的红色,在素白墙壁的映衬下,已足够庄重夺目。在“囍”字的两旁,各挂上了一段沈默不知从何处寻来的、颜色鲜亮的红布条,布条末端还细心地修剪成了流苏状,随着从后院吹来的微风轻轻摇曳。
这便是全部的装饰了。没有龙凤呈祥的壁画,没有锦绣铺陈的桌围,只有这简单的红纸与红布,却已然将一份质朴而真诚的喜悦,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这红,不似富贵人家的朱门深院那般浓烈逼人,却如同冬日里的一簇炭火,温暖而实在,恰如这对新人的性情与过往。
沈微婉今日也换下了平日那身半旧不变的蓝布衣裙,穿上了一身簇新的、颜色稍显沉静的枣红色交领襦裙。料子是普通的细棉布,并非绫罗绸缎,但浆洗熨烫得十分挺括,穿在她清瘦窈窕的身上,显得格外利落端庄。她乌黑的头发挽成了一个简洁的单螺髻,发间别无珠翠,只簪着那支沈默亲手所制、象征着坚贞与清香的黄杨木梅花簪。淡扫蛾眉,薄施脂粉,遮掩了些许连日忙碌的疲惫,更凸显出她眉眼间的沉静与一种焕然新生的光采。
安儿和念儿也穿上了干净整齐的新衣。安儿是一身藏青色的的小褂,念儿则是一身粉嫩的小襦裙,两个小家伙似乎也感知到今天的不同寻常,显得格外兴奋,又努力学着大人的模样,规规矩矩地站在一旁,两双亮晶晶的眼睛,不住地打量着这被红色装点一新的“礼堂”,小脸上满是新奇与欢喜。
沈默依旧是一身干净的青色布衣,只是比往日更为挺括。他寡言的习惯依旧,但眉宇间那常年凝结的沉郁之色,今日却仿佛被这满屋的喜气与温暖的阳光彻底驱散,显得格外舒展平和。他站在穿堂屋的一侧,目光不时落在那扇通往前店的门帘上,等待着吉时的到来,沉稳的外表下,唯有微微抿紧的唇线,泄露出一丝内心的紧张与期盼。
受邀的宾客陆续到了。
张婆婆在李嫂的搀扶下,第一个颤巍巍地走了进来。老人今日也特意换上了一件深紫色的罩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她一进门,看到那墙上的大红“囍”字,再看看已然装扮一新、静静等候的沈默,以及从后院款步走出的、身着红衣的沈微婉,眼眶瞬间就湿润了,不住地点头,喃喃道:“好,好哇……”
接着是几位平日里与“安食铺”走动频繁、心地善良的街坊。王屠夫和他的妻子带来了几条新鲜的五花肉;杂货铺的赵掌柜拎来了两坛自家酿的米酒;还有隔壁绣庄的钱大娘,送来了一对绣着并蒂莲的枕套,针脚细密,寓意美好……他们带来的贺礼都不贵重,却实用而充满心意,说着朴素的祝福话语,脸上都带着真诚的笑容,很快便将这小小的穿堂屋挤得满满当当,充满了热闹的人气。
没有司仪高唱流程,没有繁复的跪拜礼仪。
吉时一到,在众人的见证下,沈默和沈微婉相视一眼,并肩走到了那贴有大红“囍”字的墙壁前。
李嫂笑呵呵地端上来一个红漆木托盘,里面放着两杯清茶。这便是以茶代酒,敬告天地与过往亲人了。
沈默率先端起一杯,沈微婉也随之端起另一杯。两人面向南方(象征天与阳),将茶杯微微举起,然后缓缓将杯中清茶洒少许在地,以示敬天。动作简单,却带着一种无声的庄重。
接着,两人转过身,面向北墙上的“囍”字(象征地与阴,亦代表祖先),再次举杯,洒茶敬地。
最后,他们转向彼此。
沈默看着眼前这个身着红衣、目光沉静而温柔的女子,这个即将与他共度余生的伴侣,胸腔中被一种巨大的、沉甸甸的幸福所充斥。他举起杯,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微婉,往后,一心一意。”
沈微婉迎着他深邃而专注的目光,心中一片安宁与笃定。她亦举杯,声音清越:“沈默,往后,同心同德。”
没有华丽的誓言,只有这八个字,却道尽了所有关于忠诚、扶持与相伴的承诺。
两人将杯中剩余的茶水,一饮而尽。
茶水微苦,回味却甘醇,恰如他们的人生。
礼成。
简单的仪式,至此结束。没有叩首,没有交换信物(那支木簪早已戴在她发间),但那份结合的郑重与对未来的期许,却已深深地烙印在彼此心中,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宾客。
“好!”张婆婆第一个拊掌,老泪纵横,却是喜悦的泪水。
“恭喜沈师傅!恭喜沈掌柜!”众人也纷纷笑着道贺,小小的穿堂屋里,充满了真挚的欢声笑语。
安儿和念儿这时也再也按捺不住,欢呼着跑到沈默和沈微婉身边,一人一边,紧紧抱住了他们的腿,仰着小脸,甜甜地喊着:“爹!娘!”
这一声呼唤,彻底为这个新组成的家,落下了最圆满的注脚。
沈默弯腰,一手一个,将两个孩子稳稳地抱了起来。沈微婉站在他身旁,看着丈夫和孩子们,脸上绽放出如同秋日暖阳般和煦而满足的笑容。
没有花轿唢呐的喧嚣,只有亲友真挚的祝福;没有凤冠霞帔的华丽,只有彼此眼中的深情与承诺。在这间飘着食物香气、贴着朴素红“囍”字的小店后屋,一场简单至极的婚礼,却缔结了一段最为坚实、温暖的姻缘。
往后的岁月,便在这一片和乐融融的气氛中,缓缓拉开了崭新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