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穿透薄雾,涿州城外的梁山先锋营寨尚在沉寂,远处地平线已掀起滚滚烟尘。
那烟尘遮天蔽日,裹挟着沉闷的马蹄声与甲叶碰撞声,如惊雷般向营寨逼近。
林冲、卢俊义闻讯,当即率领花荣、张清等众将出营查看,只见七万梁山主力如奔腾江海般涌来,队列严整,气势磅礴。
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军前方迎风招展的十面杏黄大旗。
每一面都足有丈余高,旗杆由千年古木打造,旗面上的大字以朱砂混着松烟墨书写,笔力遒劲,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替天行道”“为民做主”“收服故土”“光复燕云”
“驱逐辽贼”“还我河山”“天道昭昭”“北伐必胜”
“名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十面大旗分列两翼,由精悍步兵擎举,行走间猎猎作响,声震四野,不仅让梁山将士精神大振,更让远处涿州城头的辽军看得心惊胆战。
大旗之下,一员银盔银甲的大将手持丈八滚云枪,胯下白马神骏非凡,正是梁山军天尊王进。
王进身后,关胜、呼延灼、董平、鲁智深、武松、李逵等水浒猛将紧随其后。
史文恭、李成、闻达身披重甲,祝氏三杰手持钢刀,张叔夜麾下八大金刚腰悬重锤,个个气势如虹,尽显梁山军的鼎盛战力。
“参见天尊哥哥!”林冲、卢俊义率先锋众将上前,齐齐拱手行礼。
王进翻身下马,快步上前扶起二人,目光扫过众将略带疲惫的面容,沉声道:
“一路急行军,总算赶上了。前线战况如何?兀颜光的辽军到底是什么来头,竟让你们折损了不少弟兄?”
众人簇拥着王进进入中军帐,帐内早已摆好沙盘,林冲拿起木杆,指着沙盘上的涿州城与周边地形,详细汇报:
“天尊哥哥,我军抵达涿州后,三战两胜。
第一夜,辽将耶律国宝率轻骑夜袭我营寨,想趁我军立足未稳发动突袭,幸得花荣兄弟警觉,于乱军中一箭将其射杀,挫败了辽军的阴谋;
第二日,我军与耶律国珍在城下对峙,索超、杨志二人轮番上阵,与耶律国珍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后来乱军之中,花荣再次一箭射伤耶律国珍,辽军被迫退回城内;
昨夜,我军趁辽军士气低落,发起攻城之战,不料兀颜光率领三万铁骑驰援赶到,其麾下铁鹞子、皮室军战法诡异,战甲坚固,我军猝不及防,损失了三千弟兄,被迫撤回营寨固守。”
卢俊义补充道:
“辽军战力远超预期。
铁鹞子是重甲步兵,身着双层熟铁鱼鳞甲,胸前狼头护心镜坚硬无比,寻常刀剑难伤分毫,手中狼牙棒、长柄骨朵威力无穷,三人一组结阵,攻防兼备;
皮室军则是精锐骑兵,坐骑披着重甲,骑手手持三棱毒枪,枪阵冲锋如排山倒海,冲击力极强。
此外,还有硬盾军手持青铜圆盾,盾面刻有契丹图腾,能抵挡飞石箭矢,我军此前的战法难以克制。”
王进眉头微皱,摩挲着下巴沉吟道: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我们现在只知道辽军的大致战力,却不清楚他们的粮草补给、兵力部署、将领弱点,贸然强攻必然吃亏。”
王进转头看向燕青与张叔夜麾下的八大金刚之一“追风豹”王鎏钉,
“燕青,你身法灵动,擅长打探消息;
王鎏钉,你久在北方边境,熟悉契丹人的习性。
你二人各带三名精锐,分两路潜入涿州城与辽军大营,务必摸清以下几件事:
一是辽军粮草囤积之地;
二是铁鹞子、皮室军的具体布防与轮换规律;
三是兀颜光、耶律国珍等主要将领的作息与弱点;
四是辽军是否还有后续援军。
切记,小心行事,不可打草惊蛇。”
“遵令!”燕青与王鎏钉齐声应诺,当即换上夜行衣,带上干粮与短刃,趁着晨雾尚未散尽,悄然离开了营寨。
王进又下令道:
“李逵、武松,你二人率五千步兵,在营寨外围加筑鹿角、拒马,深挖壕沟,防备辽军再次突袭;
鲁智深、董平,你二人负责巡查粮草与军械,确保将士们吃饱穿暖,兵器甲胄完好无损;
关胜、呼延灼,你二人召集铁匠营的工匠,清点现有破甲兵器,琢磨如何改良,应对辽军的重甲;
史文恭、李成、闻达,你三人与林冲、卢俊义一同研究辽军战法,推演破阵之策。”
众将领命而去,中军帐内只剩下王进与林冲、卢俊义三人。
林冲忧心忡忡地说:
“天尊哥哥,兀颜光的大军锐气正盛,涿州城城墙坚固,若等他们稳住阵脚,后续援军再到,我军想要拿下涿州,恐怕难度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