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风本该带着草木的清香,却吹不散刘家根据地弥漫的凝重。核心箭塔的议事厅内,灯火彻夜未熄,墙上的巨幅地图已被密密麻麻的标记覆盖,红色的箭头从大同、宣府、真定三个方向汇聚而来,像一张即将收紧的绞索,死死缠绕着根据地的核心区域。
“踏踏踏——”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厅外的寂静,一名探马浑身浴血,铠甲破碎,踉跄着冲进议事厅,手中高举着一封染血的密信,声音嘶哑得几乎不成调:“总制!大同……大同方向急报!清军在大同府集结粮草百万石,民夫两万,车马千辆,看样子是要大举北进!”
刘江快步上前,接过密信,指尖触到的不仅是干涸的血迹,还有纸张下探马颤抖的手。密信上的字迹潦草而急促,清晰地记录着清军在大同的动向:八旗精锐扎营数十里,旗帜绵延不绝,每日都有粮草从周边州县运入营中,甚至有大型炮架被民夫拖拽着进入营地,规模远超以往任何一次调动。
他还未及细想,又一名探马冲入厅内,脸上带着惊魂未定的神色:“总制!宣府……宣府发现大量蒙古骑兵!至少五千人,正与汉军旗部队汇合,营盘从宣府城外一直延伸到洋河沿岸,绵延十余里,刀枪如林,一眼望不到头!”
议事厅内的核心骨干们脸色骤变。陈武猛地攥紧拳头,指节泛白:“蒙古骑兵?还有汉军旗?这规模……绝不是小股征剿!”张文弼眉头紧锁,手指在地图上快速移动,大同、宣府、真定三地形成的三角包围圈,已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这是三路合围之势,目标直指我们刘家堡!”
坏消息接踵而至,像冰雹般砸在每个人的心头。
来自真定府的商队密信被送到刘江手中——这支与根据地有秘密贸易往来的商队,冒险深入真定城内,亲眼目睹了清军的集结:“真定城内,清军主帅营帐已立,旗上绣‘尼’字,传闻是宗室亲王尼堪挂帅,另有降臣洪承畴为辅。城内调集汉军旗四万余,红衣大炮二十门,子母炮无数,每日操练之声震耳欲聋,扬言要‘踏平山区,鸡犬不留’。”
“尼堪!洪承畴!”陈烈失声惊呼,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尼堪是八旗宗室名将,战功赫赫,当年追击李自成、平定江南,皆是他率军出征,战力强悍;而洪承畴更是深谙汉地军事,对山地作战、人心掌控颇有心得,这两人联手,无疑是清廷能拿出的最强阵容。
更让人窒息的情报还在后面。潜伏在清军内部的秘密联络点传来消息:“清廷此次征山大军,总计五万五千人,含八旗精锐六千,蒙古骑兵五千,汉军旗四万五千,炮队配备红衣大炮二十门、子母炮五十门,后勤民夫两万,粮草可支撑半年之久。目标明确:彻底荡平冀鲁山区抗清势力,生擒或斩杀刘江,焚毁所有堡垒、屯田,不留任何抗清火种。”
五万五千人!
这个数字像一颗炸雷,在议事厅内轰然炸开。所有人都僵在原地,脸上血色尽褪。他们与清军交手多次,最凶险的一次,也不过是多铎率领的一万余清军,而此次清军的兵力,竟是上次的五倍之多,还配备了前所未有的庞大炮队。
“五万五千……还有二十门红衣大炮……”孙小宝喃喃自语,脸上满是惊骇。他最清楚红衣大炮的威力,根据地的城墙虽已加固,但面对二十门红衣大炮的持续轰击,恐怕撑不了多久。
议事厅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烛火跳跃的“噼啪”声,和每个人沉重的呼吸声。压抑感像潮水般涌来,几乎让人窒息。以往主动出击的豪气、坚守根据地的底气,在这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似乎都变得脆弱不堪。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整个根据地。
校场上,正在训练的士兵们得知清军的规模后,训练的呐喊声渐渐低沉,脸上的坚定被担忧取代。他们不怕打仗,不怕牺牲,可面对五倍于己、装备精良的敌军,心中难免生出一丝恐惧。
屯田区里,百姓们停下了手中的农活,相互传递着消息,脸上满是惊慌。有人开始收拾细软,想要逃离根据地;有人则聚集在忠烈祠前,焚香祈祷,希望能得到英灵的庇佑。原本欣欣向荣的根据地,一夜之间被末日降临般的恐慌笼罩。
刘江独自站在箭塔顶层,望着下方慌乱的人群,心中沉重如铅。他知道,这种恐慌比清军的炮火更可怕,一旦人心涣散,不用清军进攻,根据地便会不攻自破。
“总制。”张文弼走上前来,声音低沉,“百姓们已经开始恐慌,士兵们的士气也受到影响,我们必须尽快拿出对策,稳定人心。”
刘江点点头,目光扫过远处连绵的群山,眼中的迷茫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决绝。他转过身,对张文弼沉声道:“传我命令,立刻召集所有核心骨干,议事厅开会!另外,让陈武、陈烈加强城防巡逻,安抚士兵;让王启年组织民政司官员,深入各山寨、屯田区,稳定百姓情绪,告诉他们,有我刘江在,有刘家军在,我们绝不会让清军踏破根据地一寸土地!”
“遵令!”张文弼应声而去。
刘江再次望向远方,清军集结的方向,仿佛能看到那绵延数十里的营盘,能听到那震耳欲聋的操练声,能感受到那带着血腥气的杀气。他知道,这场仗,将是他们有史以来最艰难、最凶险的一战,甚至可能是最后一战。
但他没有退路。身后是他用血汗守护的家园,是信任他的百姓,是抗清的火种。哪怕面对的是五万五千精锐大军,哪怕面对的是灭顶之灾,他也要率领刘家军,血战到底。
议事厅内,核心骨干们再次聚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却没有了之前的慌乱。他们知道,此刻,他们是根据地的支柱,是百姓的希望,必须冷静下来,共同面对这场生死存亡的考验。
烛火摇曳,映照着每个人坚定的眼神。噩耗已经传来,风暴即将降临,刘家军的命运,根据地的未来,都将在这场惨烈的决战中,迎来最终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