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保厂新出的工作服,没出半个月就在区里打响了名头。
这天宁婉(贾张氏)正在办公室看文件,电话铃响了。接起来一听,是区建筑公司的刘经理:
贾主任,你们那工作服还有没有?再给我们来二百套!
宁婉(贾张氏)心里一喜,面上却不动声色:刘经理,要这么多?
工人们都说好!刘经理在电话那头嗓门很大,布料结实,款式也精致。关键是这肩膀、胳膊肘都加了衬,耐磨!比国营厂出的还实用!
刚挂电话,纺织厂的采购科又打来了。接着是化工厂、机械厂...一天下来,订单接了足足八百套。
车间主任老王兴冲冲地跑来汇报:贾主任,照这个势头,咱们得加班加点了!
宁婉(贾张氏)想了想:加班可以,但不能降低质量。你跟工人们说,这个月每人发五块钱奖金。
消息传到车间,女工们干劲更足了。裁剪的裁剪,缝纫的缝纫,质检的挨件检查,车间里一片热火朝天。
三大爷阎埠贵的儿媳妇也在厂里干活,回家吃饭时忍不住夸:爸,您说贾主任咋这么有眼光?这工作服做得,比大厂的还受欢迎!
阎埠贵推推眼镜:要不人家能当主任呢!
最让宁婉(贾张氏)高兴的是,连区里机关都来订工作服了。行政科的李科长亲自来看样品,摸着布料直点头:
贾主任,你们这衣服做得确实好。关键是这个设计——他指着衣服内衬的小口袋,这儿能装笔记本,这儿能别钢笔,考虑得真周到!
宁婉(贾张氏)笑笑:都是工人们想的点子。
能不考虑周到吗?我这可是借鉴了后世工装的设计理念。
订单越来越多,原料开始紧张了。宁婉(贾张氏)二话不说,又跑区里要指标。这回工业局的领导痛快多了:
老贾,你们这劳保厂可是给区里争光了!昨天市里领导来视察,还特意提到你们的工作服呢!
指标顺利批下来,还比上次多了五吨。
晚上回到家,贾东旭拿出一张报纸:妈,您看!
宁婉(贾张氏)接过来一看,是区里的《生产快报》,头版刊登了劳保厂的照片,标题是《街道小厂做出大文章》。
可以啊,她笑着把报纸放在桌上,这下全区都知道了。
秦淮茹端着菜进来,脸上带着骄傲:妈,现在院里人见了我们都格外客气。二大妈还说,要请托您给她侄女在劳保厂安排个工作呢。
宁婉(贾张氏)正色道:安排工作可以,但得通过正常招工。我这个主任更不能以权谋私。
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正说着,外面传来敲门声。开门一看,是劳保厂的几个女工代表,手里捧着新做的工作服。
贾主任,我们给您做了身衣服,您试试合不合身。
宁婉(贾张氏)接过衣服,心里暖烘烘的。藏蓝色的布料,针脚细密,肩膀和手肘处都细心地加了衬。
这...她摸着衣服,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您为我们操这么多心,我们也没什么可报答的。带头的女工说,就盼着您穿着这身衣服,带着咱们厂越办越好!
送走女工,宁婉(贾张氏)在灯下久久抚摸着这件工作服。
这时候的人,真的很暖人心。
第二天,她就穿着新工作服去上班。一路上,遇见的老街坊都夸:
贾主任,这衣服精神!
一看就是咱们劳保厂出的!
到了办公室,她站在镜子前整了整衣领。镜中的老太太精神矍铄,眼神坚定,哪还有半点从前那个邋遢泼妇的影子?
叮铃铃——电话又响了。
她深吸一口气,拿起话筒:喂,我是贾桂枝。
看来,这红星劳保厂的工作服,真要成为区里的名牌产品了。
好景不长。劳保厂的红火势头,到底还是引来了麻烦。
这天刚上班,区工业局就来了通知,要宁婉(贾张氏)去开会。
到了会场一看,区服装厂的厂长、书记都到了,工业局的领导面色严肃。
贾主任,王副局长开门见山,今天找你来,是想谈谈你们劳保厂并入区服装厂的事。
宁婉(贾张氏)心里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王局长,这话从何说起?
服装厂马厂长接过话头:贾主任,你们劳保厂的工作服现在供不应求,但毕竟规模小,设备落后。要是并入我们厂,可以用更先进的设备生产,效益会更好。
说得比唱得好听,不就是眼红我们的销路吗?
宁婉(贾张氏)不紧不慢地回应:马厂长,我们厂虽然小,但去年上缴利税八千多,解决就业三十五人。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产品是工人们一针一线做出来的,质量有保证。
就是太小打小闹了!马厂长提高嗓门,你们那几台旧缝纫机,能跟我们的进口设备比吗?
会议不欢而散。
回到街道,宁婉(贾张氏)立即召开紧急会议。
工业局的意思,是想把咱们厂收编。她开门见山,大家怎么看?
车间主任老王第一个跳起来:这不成!咱们辛辛苦苦把厂子办起来,他们倒好,直接来摘桃子!
会计小陈比较冷静:贾主任,要是硬顶着不办,恐怕工业局会卡我们的原料指标。
就是这个理。宁婉(贾张氏)叹气,现在最大的软肋,就是原料受制于人。
正说着,电话响了。是区服装厂的马厂长,语气比在会上客气多了:
贾主任,刚才在会上我说话冲了点,您别介意。这样,晚上我请您吃个饭,咱们好好聊聊?
宁婉(贾张氏)握着话筒,心里冷笑:黄鼠狼给鸡拜年,能安什么好心?
但她还是答应了:好,地方您定。
晚上到了饭店,马厂长果然备了一桌好菜。酒过三巡,他开始掏心窝子:
老贾,不瞒您说,我们厂今年任务完不成啊。你们那工作服现在这么抢手,要是能并入我们厂,算是救了我们。
宁婉(贾张氏)慢慢抿着茶:马厂长,这厂子是街道集体企业,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
这我懂!马厂长凑近些,只要您点头,工业局那边我去做工作。到时候给您安排个副厂长,工人们也都接收,待遇从优。
想得美!把我的人并过去,我这街道主任的脸往哪搁?
回到家里,已经十点多了。贾东旭还在等她,听说了这事,急得直搓手:
妈,这可怎么办?硬顶肯定不行,可要是答应了,咱们这几年的心血就白费了!
宁婉(贾张氏)没说话,在屋里来回踱步。突然,她停下脚步:
有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