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8 章 无形之网
破败的屋舍内,雷啸天的嘶吼声像是困兽的悲鸣,在酒气与霉味混杂的空气中回荡。
那句“是他的人”说完,他便脱力一般垂下头,粗重的喘息声里带着压抑多年的血泪。
穆清风的眉梢轻轻挑了一下,他没有立即追问。
他伸出手,解开了捆在雷啸天手腕上的绳索。
绳结松开的瞬间,雷啸天只是抬起眼皮,浑浊的目光中透出一丝茫然,似乎没料到对方会如此干脆。
“当年与你交接的刘谦心腹,姓甚名谁?在何处交接?”
穆清风的声音很低,像雨点敲在石板上,清晰而冰冷。
雷啸天活动了一下发麻的手腕,掌心被自己指甲掐出的血痕已经凝固。
他惨然一笑,笑容比哭还难看:“他叫王顺,当年是刘谦身边的一个跟班,如今……怕是早就高升了。
交接地点在城外三十里的风陵渡,那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最适合做手脚。”
穆清风的指尖在自己的膝盖上无意识地敲击着,脑中迅速将这条线索与已知的事情串联起来。
一个跟班,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调换一整批军粮。
事后,一位名震北地的镖头身败名裂,潦倒至今。
这绝非一个跟班能独立完成的。这背后,必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一切。
那只手,不仅能让劣质的废铁变成高价的“军备”,让敢于直言的边关守将赵虎凭空消失,还能顺理成章地将罪名扣在一个无辜的镖师头上。
盐税、军备、禁武令、构陷忠良……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事件,就像一根根独立的丝线,此刻被雷啸天的证词串联起来,在他眼前编织成一张巨大而细密的网。
这张网笼罩着整个望都城,甚至笼罩着更高的地方。
网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网上的每一根丝线,都沾染着无辜者的血。
而他自己,从踏入望都城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踩在了这张网上。
这种感觉,似曾相识。
穆清风的思绪飘回了不久前的江湖。那时,他刚与幽冥阁的高手一番苦战,从致命的围杀中救下了瀚海刀盟的少主。
此事传开,正道人士纷纷称赞他少年英雄,侠肝义胆。
一时间,他成了江湖新秀中最耀眼的一颗星。
就在他被众人簇拥的那几日,一个夜晚,苏怜月提着一盏小巧的羊皮灯笼,找到了他在客栈的院中。
月色下,她一身素雅的白裙,眉眼间带着一抹挥之不去的忧愁。
她将灯笼放在石桌上,柔声说道:“穆公子,你这次风头太盛,怜月……真为你担心。”
穆清风当时只觉得她有些多虑,并未言语。
她却走近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急切:“瀚海刀盟那位少主,向来心高气傲,你当众救他,让他颜面何存?
他嘴上感激,心里恐怕会嫉恨你的武功盖过他。
还有青云剑派那几位师兄,今日我看他们饮宴时,看你的眼神都变了……你这般优秀,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她说着,轻轻叹了口气,目光里满是真挚的关切:“怜月不求你名扬天下,威震武林,只希望你平平安安的。
有时候,藏起锋芒,才能走得更远。”
那时的他,虽然对苏怜月的过分亲近心存戒备,却也被她话语里那份“真诚”所触动,以为她当真是为自己的安危着想。
可后来呢?后来他才明白,那句句看似体贴的劝告,字字都是精心淬炼的毒药。
她不是在为他担忧,而是在不动声色地斩断他与外界的联系。
挑拨他与瀚海刀盟的关系,暗示他青云剑派的敌意,一步步将他推向孤立无援的境地。
一个被孤立的“英雄”,便再也没有了威胁,只能成为她掌中的棋子。
思绪从回忆中抽离,穆清风的目光重新落回到眼前这个形容枯槁的雷啸天身上。
一样的手段,只不过更加酷烈,更加无情。
苏怜月编织的,是一张情网,企图网住他一人。
而朝堂上那些人编织的,是一张吞噬骨血的罗网,网住的是无数像雷啸天、王铁匠、赵虎这样的人。
他们先用利益和权势孤立目标,再用谎言和构陷摧毁其声誉,最后,让目标在绝望中无声无息地消失,成为他们晋升路上的垫脚石。
而所谓的“禁武令”,更是这盘大棋中的妙手。
它削弱的不仅仅是江湖草莽,更是天下所有可能反抗的力量。
当所有人都成了手无寸铁的羔oy待宰时,这张网便能收得更紧,吃得更安心。
穆清风缓缓站起身,他走到门口,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破门。
冰冷的雨丝混着夜风扑面而来,让他混沌的头脑清醒了许多。
他看到的不是城南贫民窟的泥泞小径,而是一张笼罩天地的、无形的巨网。
而墨先生,将他推入局中,究竟是要他做那撕破网的利刃,还是……做那引出更多大鱼的饵?
他转过身,对依旧瘫坐在地的雷啸天说:“起来。
你失去的,我会让你亲手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