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河阳的寒雾刚被朝阳撕开一道裂口,郭曦就提着染血的箭囊登上了浮桥。他身后的亲卫扛着三具斥候的尸体,甲胄上的霜花混着血渍,在晨光里凝成暗红的冰碴。“节度使,这些人不是许叔冀的兵,”他将一枚狼头铜牌递给李光弼,“是史思明的‘曳落河’精锐,昨夜在下游窥探水闸。”

李光弼摩挲着铜牌上的刻痕,手指划过狼头的獠牙——这是史思明亲军的标识,寻常斥候绝不会佩戴。他望向浮桥尽头的叛军大营,许叔冀的旗帜在营中若隐若现,可那些在营外巡逻的骑兵,却都是史思明的嫡系。“许叔冀只是个幌子,史思明的粮道才是要害。”他转身走向中军帐,靴底踏碎桥面上的薄冰,“传侯希逸来见我。”

侯希逸来得极快,一身玄色皮甲上还带着马汗的热气。这位平卢军出身的将领,最擅骑兵奔袭,当年随李光弼转战河北时,曾以三百骑劫烧叛军三千石粮草。“末将听闻节度使要查粮道?”他刚进帐就盯着沙盘,手指在魏州方向一点,“末将已派三波斥候探过,史思明的粮草都囤在魏州仓城,由高庭晖带着五千人看守。”

李光弼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他俯身将细沙堆成的魏州仓城抹平又重堆:“史思明老奸巨猾,故意让许叔冀在河阳牵制我们,实则把粮草藏在魏州——那里南接邺城,北通范阳,是他的后勤枢纽。”他抓起代表骑兵的木牌,放在通往魏州的官道旁,“你率五千轻骑,昼伏夜出,不用攻城,烧了他的粮囤就撤。”

“只烧不攻?”侯希逸有些诧异,“高庭晖虽勇,可他麾下多是强征的民夫,末将若全力强攻,说不定能拿下魏州。”

“不行。”李光弼断然否决,他指着沙盘上的邺城,“史思明在那里屯着八万大军,你若顿兵魏州,他立刻会回师救援。我们要的是扰,不是夺。”他从箭壶里抽出一支火箭,点燃箭头的火硝,“烧了他的粮草,他要么从邺城调粮,要么就得急着与我们决战——无论哪种,都能解河阳之围。”

侯希逸猛地一拍大腿,抓起桌上的令旗:“末将明白!今夜就出发,定让史思明的粮仓变成火海!”他转身要走,却被李光弼叫住。“高庭晖不是寻常叛将,”李光弼递给他一封蜡丸密信,“此人本是大唐将领,降贼非自愿。若遇机会,可将此信给他——说不定能少一场血战。”

侯希逸接过密信揣进怀里,翻身上马时,郭曦正带着亲卫在营外待命。“郭郎将要同去?”他勒住马缰,看着郭曦腰间的白穗。“我替父亲盯着史思明的动向,”郭曦将一张绘着魏州地形的草图递给他,“这是我从俘虏嘴里撬出来的,仓城西北角的排水道是软肋,火箭往那里射。”

侯希逸接过草图,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五千轻骑在辰时悄然出营,沿着黄河故道向西疾驰,马蹄裹着麻布,在冻土上只留下浅浅的蹄印。李光弼站在浮桥上目送他们远去,郭曦忽然开口:“节度使,长安那边……真的会对父亲动手吗?”

李光弼沉默片刻,从怀中取出一封皱巴巴的书信——那是昨夜长安快马送来的,字迹是太子的亲笔,说鱼朝恩正拿着“郭子仪通敌信”在肃宗面前构陷。“你父亲是大唐的擎天柱,可陛下现在多疑,”他将书信塞进郭曦手中,“我们守住河阳,烧了史思明的粮道,就是给你父亲最好的后盾。”

与此同时,三千里外的长安,大明宫的紫宸殿还笼罩在阴影里。肃宗靠在龙椅上,脸色苍白如纸,咳嗽声震得龙案上的奏疏都微微发抖。鱼朝恩捧着一封封蜡丸密信,跪在殿中哭得撕心裂肺:“陛下!老奴不敢欺瞒您,这都是许叔冀从河阳送来的,郭子仪与史思明暗通款曲,约定共分河北啊!”

肃宗的手指在龙椅扶手上掐出深深的指痕。他盯着那些“通敌信”,字迹模仿得与郭子仪惟妙惟肖,连落款的“汾阳”二字都分毫不差。“郭子仪随朕征战多年,他若想反,早就在邺城反了。”他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不确定——安史之乱后,手握重兵的将领成了他心头最大的刺。

“陛下可还记得安禄山?”鱼朝恩猛地抬头,眼中闪着阴狠的光,“他当年不也对陛下忠心耿耿?郭子仪现在手握朔方军十万大军,若与史思明勾结,长安就危在旦夕!”他从袖中取出一幅地图,摊在龙案上,“您看,这是许叔冀画的,郭子仪约定在河阳浮桥放叛军过河,直取洛阳。”

肃宗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他指着地图上的河阳浮桥,手指不住颤抖:“传旨!令郭子仪暂留长安府中,不得擅自离京!命人即刻接管其府外防卫——若有异动,当即拿下!”

“陛下不可!”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太子李豫带着一群文臣闯了进来,他身后的御史大夫崔器高声道,“郭子仪既已孤身回京自证清白,又将朔方军符留在军中,足见其忠心!此刻加派防卫,岂不是寒了忠良之心?”

鱼朝恩立刻尖声反驳:“他这是故作姿态!军符可以伪造,忠心却不能!”

朝堂上顿时吵成一团。李豫跪在肃宗面前,将一封西域送来的捷报举过头顶:“陛下,建宁王李倓在焉耆大败吐蕃!三弟,他在西域浴血奋战,牵制吐蕃与史思明勾结的势力——郭子仪若真通敌,为何把他的侄子送到三弟手下奋勇杀敌,全力配合皇室宗亲守疆?”

肃宗接过捷报,目光扫过“李倓”“郭子仪”等字眼,脸色渐渐缓和。可鱼朝恩却不肯罢休,他扑到龙案前,抱着肃宗的腿大哭:“陛下!老奴是为了大唐江山啊!若郭子仪真反了,您就算杀了老奴,也挽回不了败局!”

肃宗被他哭得心烦意乱,猛地一拍龙案:“够了!传旨,郭子仪暂留长安,朔方军由李光弼代管——若河阳失守,朕唯他二人是问!”

旨意送出时,魏州的仓城正被暮色笼罩。高庭晖站在仓城的箭楼上,望着远处的邺城方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弯刀。这柄刀是他当年在安西都护府时,高仙芝亲手赐给他的,刀鞘上还刻着“忠勇”二字。可如今,他却成了叛军的将领。

“将军,史将军的使者到了。”亲兵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来使是史思明的次子史朝清的亲信,一身锦袍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扎眼。“高将军,”使者递过一个锦盒,语气带着几分傲慢,“史公听闻将军上月劫了唐军的粮车,特赏黄金五十两——不过史公说了,下次再遇到唐军,可得斩尽杀绝,别留活口。”

高庭晖打开锦盒,金灿灿的元宝晃得人眼晕,可他的心却沉到了谷底。上月他率部在洹水劫了唐军的粮车,斩杀三百余人,本以为能得史思明的重用,没想到只换来这点赏赐,连个官职升迁都没有。而史朝清刚立下点微末功劳,就被封为范阳少尹。

“知道了。”他合上锦盒,语气冷淡。使者见他不悦,却毫不在意,转身就往驿馆走去,路过仓城门口时,还故意踹了一脚正在搬运粮草的民夫。高庭晖看着那民夫倒地的身影,握紧了腰间的弯刀——他当年降贼,是因为被同僚构陷,以为史思明能识才,可如今看来,不过是换了个主子受气。

入夜后,仓城的西北角突然燃起冲天火光。高庭晖猛地从床上弹起,抓起弯刀就往外冲。只见数十辆运粮车被火箭点燃,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唐军的骑兵在营外呼啸而过,留下一片混乱后迅速撤离。“快追!别让他们跑了!”他吼着翻身上马,率部追出营外。

追出约三里地,一支唐军骑兵突然从路边的树林里冲出,为首的将领正是侯希逸。“高将军,别来无恙?”侯希逸勒住马缰,将一封书信射落在他马前,“这是李光弼节度使给你的信,你看看再决定要不要打。”

高庭晖弯腰捡起书信,借着月光展开。信上的字迹苍劲有力,开篇就写“将军本是大唐忠良,何忍背主求荣”,后面细数他当年在安西的战功,以及史思明的刻薄寡恩。信的末尾写着:“若将军愿归唐,李光弼愿以性命担保,奏请陛下恢复你的官职;若不愿,今夜之事,便当从未发生。”

高庭晖的手不住颤抖,信纸在风中猎猎作响。他想起高仙芝当年的嘱托,想起安西都护府的军旗,想起自己降贼后日夜忍受的屈辱。“你怎么知道我在安西的事?”他抬头看向侯希逸,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李光弼节度使与高仙芝将军是旧识,”侯希逸高声道,“他一直记得将军的忠勇!史思明刻薄寡恩,你就算替他卖命,也落不到好下场——不如归唐,戴罪立功!”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叛军的马蹄声——史思明派来的援军到了。侯希逸脸色一变,勒马就要撤退:“将军好自为之,唐军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高庭晖望着侯希逸远去的背影,又看向越来越近的援军,猛地将书信塞进怀中。他抬手喝止追击的士兵:“别追了!守住仓城要紧!”亲兵不解:“将军,那些唐军烧了我们的粮草……”

“烧了可以再运,若我们追出去中了埋伏,整个魏州都保不住!”高庭晖厉声呵斥,可他的目光却一直望着侯希逸消失的方向。亲兵们虽有疑惑,却不敢违抗,纷纷勒住马缰,转身返回仓城。

回到仓城时,史思明的援军将领已在营中等他。“高将军,为何不追?”那将领满脸傲慢,“史公说了,若放跑唐军,要拿你问罪!”

高庭晖冷笑一声,将那封李光弼的书信悄悄藏进靴底:“唐军有埋伏,若追出去,只会损兵折将。你若不信,可自己去查。”他转身走向火光未灭的粮仓,留下那将领在原地气得跳脚——他知道,自己与史思明的缘分,到头了。

长安的深夜,郭子仪府邸的书房依旧亮着烛火。府外的禁军岗哨影子在灯笼下晃悠,这是今日圣旨下达后新增的防卫——名为“保护”,实则监视。他面前的烛台上,烛泪堆成了小山,桌上摊着的不是前线军报,而是从李光弼处辗转送来的密信抄本,每一个字都要借着烛火反复辨认,生怕漏看关键信息。当亲兵捧着肃宗“暂留府中”的旨意走进来时,他只是平静地接过,看完后将旨意压在砚台之下,目光重又落回密信上。

“将军,鱼朝恩在陛下面前构陷您,您怎么还这么镇定?”亲兵急得眼眶发红。

郭子仪拿起一本翻旧的《孙子兵法》,翻到“知己知彼”那一页,指尖划过书页上的批注——那是当年与李光弼在河北并肩作战时写下的。“史思明的粮道一烧,他必乱方寸,定会催着许叔冀强攻河阳;高庭晖那边,我托李光弼转交他的信,不出三日就会有动静。”他抬头望向窗外,月光被府墙挡住,只漏进几缕微光,“建宁王在西域稳住了吐蕃,这便是我们的底气。鱼朝恩的构陷,不过是仗着陛下病重多疑。我们这些在前线拼杀的人,守得住江山,自然也等得起清白。”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李豫的亲信捧着一封密信闯进来:“郭将军,李光弼节度使送来急报,高庭晖有意归唐,侯希逸袭扰魏州粮道成功,史思明已下令从邺城调兵回援!”

郭子仪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猛地站起身,将《孙子兵法》合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你立刻回禀太子,让他设法将这消息透给陛下。再悄悄给朔方军的旧部带话,让他们沉住气,听李光弼节度使调遣——只要河北战局稳住,我们就能翻盘!”

河阳的浮桥上,李光弼正望着魏州方向的火光。郭曦快步走来,将一封从高庭晖亲兵手中截获的密信递给他:“节度使,高庭晖派亲信给您送来了魏州仓城的布防图。”

李光弼展开布防图,只见上面清晰地标注着粮囤的位置、守军的换班时间,甚至连城防的薄弱点都用红笔圈了出来。他抬头望向邺城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史思明的好日子,到头了。”

寒风吹过浮桥,将唐军的军旗吹得猎猎作响。河北的粮道之火,长安的构陷之谋,在这一刻交织成一张大网——李光弼在河阳布下的局,终于开始收网;而高庭晖的转身,不仅会改变河北的战局,更会让郭子仪的危机,迎来逆转的曙光。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无敌小兵三国行这个书生不能惹名门医女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捡到一只始皇帝帝国雄心穷不拉几的李二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晚唐余晖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宋晋府录天下兴亡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枌榆草木长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天命玄鸟,华夏始焉惜芳时帝王霸宠:爱妃哪里逃!仙人只想躺着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我是科技之王新妖孽兵王盛宠娇妃我是一个原始人穿越医女嫁贤夫干宋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大唐:迎娶毁容公主,我乐麻了!重生1926:开局深谷野人穿越成童生,靠摸鱼抓虾养活全家我真不是亮剑楚云飞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