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林浩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的时候,702教研室的“核心区”,却正笼罩在一片低气压之中。
李瑞阳教授的脸色,阴沉得像暴雨前的天空。
他手里拿着的,是一份由张远连夜整理出来的、关于陈默和林浩近期所有“异常”动态的情报汇总。
“你的意思是,”李瑞阳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他们不仅在短时间内,做出了那个所谓的‘高塑性’样品,而且,在收到审稿意见后,还去mtS实验室,进行了大量的低温测试?”
“是的,老师。”张远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回答,“我找机械学院一个相熟的同学打听过了。王师傅那个实验室,上周几乎成了他们两个人的专属测试间,而且,消耗了大量的液氮。我猜,他们肯定是遇到了审稿人关于低温性能的质疑,正在补充实验。”
“补充实验?”李瑞阳冷笑一声,“你觉得,像陈默那么骄傲的人,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会轻易地去碰‘低温脆性’这个所有人都避之不及的‘雷区’吗?”
张远低下头,不敢说话。他知道,自己之前的判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他太轻视那个来自“地下室”的团队了。
“还有,”李瑞阳又看向了另一位博士生周凯,“让你查的,他们投了哪个期刊,有结果了吗?”
“查……查到了。”周凯有些紧张地说,“他们没有投那些普通的专业期刊,而是直接……直接投了《Scripta materialia》。”
“Scripta?”李瑞阳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Scripta materialia》这个期刊,虽然影响因子不是最高的,但它在材料物理和金属材料领域,却有着超然的地位。它以发表“短、平、快”的高质量、高创新性研究而着称,审稿极其严格,对工作的“新颖性”要求,甚至比一些更高影响因子的期刊还要苛刻。
陈默敢把他们的第一份成果,直接投向Scripta,这本身,就说明了他对这份工作的巨大自信。
“好,好一个陈默。”李瑞阳站起身,在自己的小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猛虎。
他感觉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衅和威胁。
他一直以为,陈默只是一个被他打压得蜷缩在地下室里、苟延残喘的“技术宅”。他以为,自己可以像猫捉老鼠一样,随意地掌控着他的节奏,时不时地去敲打一下,宣示自己的“主流”地位。
但他错了。
他没想到,那只他眼中的“老鼠”,非但没有被吓倒,反而,在沉默中,磨利了自己的爪牙,还招募了一个看起来不起眼、但动手能力极强的“帮手”,然后,用一种他完全没想到的方式,悄无声息地,就挖到了一块“富矿”。
“高强高塑”……“低温性能”……
李瑞阳的脑子里,飞快地运转着。凭借他多年在学术圈摸爬滚打的敏锐嗅觉,他立刻意识到,陈默他们,很可能,已经触摸到了这个领域下一个“风口”的边缘。
而他,作为这个实验室的“掌权者”,竟然对此,后知后觉!
一股强烈的危机感,涌上了他的心头。他知道,他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否则,等到陈默那篇文章真的被接收发表,等到王院士和学院的高层都注意到这个成果时,他李瑞阳,就会彻底陷入被动。
他不能允许,自己的实验室里,出现一个不受他控制的、能与他分庭抗礼的“山头”。
“老师,那我们现在……”张远试探着问道。
“慌什么!”李瑞阳瞪了他一眼,迅速恢复了冷静,“他们只是走得快了一步而已。科研,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他坐回自己的椅子上,开始有条不紊地下达指令,展现出了他作为“学阀”的、强大的资源调动和组织能力。
“张远,”他命令道,“你,立刻,把你手上那个关于‘涂层’的项目,暂时放一放。你给我组建一个攻关小组,就主攻‘锆基非晶合金的低温力学性能’!把我们之前所有的相关数据都翻出来,重新分析!”
“周凯,”他又转向另一人,“你,立刻,去跟那家德国的设备公司联系。我们实验室那台纳米压痕仪的低温模块,不是一直在谈吗?告诉他们,我们不等了,这个月,就必须到货安装!钱不是问题!”
“还有你,小刘,”他对着一个戴眼镜的女生说,“你去,把陈默和那个林浩,从入学以来,所有的公开报告、发表过的所有东西,都给我找出来。我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我要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出这个配方的!”
一瞬间,整个702教研室的“核心区”,就如同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围绕着“低温性能”这个核心,高速地运转了起来。
李瑞阳靠在椅背上,看着自己团队里那些重新变得忙碌而又充满斗志的身影,脸上,又恢复了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和煦的笑容。
是的,他承认,他小看了陈默。
但那又怎样?
他这里,有最先进的设备,有最充足的经费,有最兵强马壮的团队。
而陈默,有什么?
一个破旧的地下室,一个毛头小子,和几根“手搓”出来的样品?
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不在同一个量级上。
“陈默啊陈默,”他端起茶杯,看着窗外,喃喃自语,“你最好祈祷,你的那篇文章,被审稿人给枪毙掉。否则,等它发出来的那一天,就是我,让你明白,什么叫做‘主流’的力量。”
一场无声的、来自“主流”的暗流,已经开始汹涌。
而此刻的林浩,对此还一无所知。他正沉浸在提交了修改稿后的、片刻的安宁之中,甚至,还在鼓足勇气,编辑着一条发给苏晓月的、关于看电影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