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行宫,郑森刚处理完陈永华禀报的票号核查事宜,正准备歇息,侍卫突然禀报:
“陛下,北境有一老仆求见,说是有紧急密报,要亲手交给陛下。”
郑森眼中闪过一丝警惕:“让他进来。”
片刻后,满身尘土、神色疲惫的李忠被带到殿内,他扑通跪地,从怀中掏出竹管,双手高举:“陛下,北境协防冯大人有紧急密报,托老奴连夜送来!”
郑州行宫门外,张家玉身着内阁次辅官袍,风尘仆仆,官袍下摆沾着泥土,发丝凌乱,径直跪在宫门前的青石板上,神色急切而悲愤。
他刚从潼关疾驰赶回,得知晋商粮车过潼关时,守关士兵未按规定盘查,径直放行,联想到昔日清军劫掠河北的惨状,心急如焚,连行宫大门都来不及通报,便长跪不起。
“陛下!臣张家玉,求见陛下!”
张家玉高声呼喊,声音嘶哑,带着难以抑制的哽咽:“清军将至,晋商粮车通敌,百姓危在旦夕,求陛下调兵护民!”
宫门前的侍卫刘统领见状,连忙上前劝阻:“张大人,行宫有规矩,需通报后才能觐见,您先起身,容属下禀报陛下。”
“不行!”
张家玉摇头,膝盖死死抵着青石板,不肯起身:“百姓命悬一线,耽误一刻,便可能多一户人家遭难,臣今日不见到陛下,绝不起来!”
他曾亲眼目睹崇祯十七年清军劫掠河北的惨状,至今历历在目——城池被破后,清军烧杀抢掠,三岁孩童被挑在枪尖,年迈老者被活活烧死,妇人被掳走受尽凌辱,繁华的村落一夜之间化为焦土。
如今,晋商粮车反常通行,清军即将入关,他绝不能让悲剧重演。
侍卫不敢怠慢,连忙飞奔入宫禀报。
郑森正在议事厅查看防务图,听闻张家玉跪在宫门外哭谏,心中一凛,当即起身:“快,随朕出去看看。”
行宫门外,张家玉仍跪在原地,额头已磕得发红,泪水混合着汗水,顺着脸颊滑落。
“张先生,为何行此大礼?”
郑森快步上前,亲自扶起张家玉,语气带着关切:“有话好好说,何必如此?”
张家玉被扶起,却依旧躬身,声音哽咽:“陛下,臣万死!潼关守关士兵,未盘查晋商粮车便径直放行,那些粮车十有八九是为清军转运物资!”
“臣亲眼见过清军劫掠河北的惨状,沧州城内,百姓被屠戮殆尽,房屋焚烧三日不灭,三岁幼童被挑在枪尖取乐,妇人被掳走后无一生还!”
说到此处,张家玉泪如雨下,声音颤抖:“如今山西、河北百姓虽已迁移,但仍有部分村落尚未迁完,若清军提前入关,这些百姓必遭劫难,求陛下即刻调兵,加强沿途防务,掩护百姓迁移,绝不能让昔日惨状重现!”
郑森看着张家玉悲愤交加的模样,心中了然,抬手示意他平复情绪:“张先生,朕知晓你心系百姓,此事朕已有安排,你且安心。”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
张家玉急切道:“清军骑兵速度极快,若趁百姓迁移途中突袭,后果不堪设想,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晋商粮车必有问题,求陛下严查!”
“张先生,朕并未忽视此事。”
郑森转身,对身后的陈永华道:“陈先生,你与张先生详细说说百姓迁移与防务部署。”
陈永华上前一步,躬身道:“张大人,陛下早已下令,山西、河北百姓分批迁移至四城,目前已有九成百姓抵达安全区域,剩余未迁移的村落,皆有军队驻守掩护。”
“潼关守关士兵看似未盘查,实则是按计划放行,那些粮车已被锦衣卫暗中标记,其转运路线、交接地点尽数掌握,待清军取粮时,便可一举擒获。”
“另外,陛下已令阎应元将军坐镇居庸关,四路大军布防完毕,坚壁清野已实施,清军入关后,无粮可抢,无民可掠,只能陷入我军包围。”
张家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迟疑:“可……可百姓迁移途中,若遇清军斥候骚扰,该如何是好?”
“张大人放心。”
陈永华补充道:“迁移车队由军队沿途护送,每支车队配备五百精兵,神机营埋伏在沿途要道,若有清军斥候靠近,可即刻歼灭。”
“而且,陛下特意下令,优先护送老弱病残,沿途设二十处临时驿站,配备医官与粮草,确保百姓迁移途中无一人伤亡。”
郑森看着张家玉仍有顾虑的神色,语气坚定:“张先生,百姓是大夏的根基,朕岂会置他们于不顾?”
“朕已传旨各地,凡因防务疏漏导致百姓遭难者,将领革职,官员斩首,绝不姑息。”
张家玉听着详细部署,心中的石头渐渐落地,他躬身拱手,泪水仍未干涸:“陛下英明,臣……臣错怪陛下了,罪该万死!”
“你心系百姓,何罪之有?”
郑森扶起他,语气平和:“大夏能有你这样心怀苍生的文臣,是百姓之福,也是朕之福。”
张家玉心中激荡,当即道:“陛下既已布下万全之策,臣愿全力配合!河南存粮尚有百万石,臣即刻传令粮道王主事,掏空河南存粮,优先供应迁移百姓与前线大军,绝不让百姓饿肚子,绝不让大军断一粒米!”
“有劳张先生。”
郑森点头赞许:“粮道之事,便交由你统筹,若有地方官推诿懈怠,可先斩后奏。”
“臣遵旨!”
张家玉躬身应道,神色已然平复,眼中多了几分坚定。
他转身看向随行的幕僚:“即刻拟文,传旨河南各地粮官,三日内将所有存粮集中转运,优先供应迁移百姓与前线,若有延误,军法处置!”
幕僚躬身应道:“属下遵令!”
此时,宫门外的阳光渐渐明亮,张家玉望着远处迁移百姓的方向,心中默念:“百姓们,此次有陛下运筹帷幄,定能安然无恙,昔日惨状,绝不再现!”
郑森看着张家玉匆匆离去的背影,对陈永华道:“张先生心怀百姓,是栋梁之臣,粮道之事交给他,朕放心。”
陈永华点头:“张大人清正廉明,且熟悉粮道事务,定能不负陛下所托。”
“传令锦衣卫,密切关注晋商粮车动向,一旦发现其与清军交接,即刻禀报,同时加强迁移路线的巡查,确保百姓安全。”
郑森语气加重:“此次围剿,既要歼灭清军,也要护得百姓周全,二者缺一不可!”
“臣遵旨!”
陈永华躬身应道,转身离去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