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边际的光雾之中,谭浩裹着那条皱巴巴的光毯,又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喉间溢出含混的咕哝:“困死了……这回天王老子来了也别吵我。”他无意识地揪紧了毯角,那姿态,竟像极了前世在出租屋熬夜赶完方案后,一头栽进床铺的模样。
可这话音刚落,一股暖融融的倦意便自他灵魂深处弥漫开来,如同石子投入静谧星河,荡开一圈圈无形的涟漪。
这涟漪穿过破碎星屑,掠过仙门结界,轻拂过凡尘俗世的炊烟,当它抵达大夏王朝最北端的青禾村时,正蹲在灶前添柴的王老汉忽然直起了腰。
他望了望窗外还未圆满的月亮,顺手把烤着的红薯往灶膛深处推了推:“怪事,今儿个咋一点不困?”回头看见小孙子趴在桌边直点头,便伸手轻轻推了推他:“去,叫你爹回来,咱爷仨把明早要下地的稻种再理一遍。”
几乎同时,南境某处的铁匠铺里,老匠头的铁锤骤然停在了半空。
溅起的火星烫在手背上,他“嘶”了一声,却破天荒地没骂骂咧咧收工。他盯着炉中烧得正旺、流转异常顺滑的铁水,猛地一拍大腿:“嘿!今天这铁水,听话得跟开春的溪水似的!”他扭头朝里间吼了一嗓子:“小子!别窝着了,把那套新犁铧的模子搬出来!咱爷俩今晚非得打出十副不可!”
西都书院内,正埋头苦读《农政全书》的学子们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
书案上油灯的灯芯“噼啪”爆了个灯花。坐在最前排,扎着马尾的姑娘合上书页,眼眸亮得惊人:“你们说,九皇叔总念叨‘百姓的生计比仙法更金贵’,咱们光啃这些圣贤书,够用吗?”后排一个少年抓起笔,往砚台里重重一蘸:“光读书哪够!走,去后厨讨个火,咱们把《治虫录》里那些实用的法子抄成小册,天不亮就去田埂上发!”
这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劲儿,像插上了翅膀,顺着运河漂流,跟着商队跋涉,在每座城门口的告示牌下打个旋儿,又悄悄钻入寻常百姓家的窗棂。
当第一盏“守夜灯”被挂上青瓦屋檐时,林诗雅正蹲在南疆医馆的药柜前整理医案。她的指尖拂过一册册记录,眉梢微挑——往常因熬夜引起的头痛胸闷之类症状,今日的记录竟稀稀落落,少了七成有余。
“圣女,您看这个。”药童捧着个粗陶碗走近,碗里盛着浅褐色的茶汤,“这是今早几位阿婆送来的,说是用红汤地锅的余料,混着晒暖巾时攒下的‘灵息’熬的。她们念叨……”药童的声音低了些,“说是给九皇叔提神,别让他太清醒,好好睡。”
林诗雅接过碗,浅尝一口,舌尖泛起淡淡的甘甜,余味竟有几分像谭浩以前硬塞给她的那杯冰镇梅子汤。
她垂眸望着碗中微微晃动的光影,窗外忽然传来孩童稚嫩的嬉闹声。推窗望去,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正踮着脚,小心翼翼地将一盏小灯放在窗台上。最小的那个举着灯芯,一脸认真:“阿娘说,九皇叔睡觉要黑乎乎的才安稳,可咱们的灯得亮着,这样,他就不会做噩梦啦。”
山风轻拂,掀起她的衣袂。林诗雅望着漫山遍野渐次亮起的温暖灯火,忽然想起谭浩第一次带她逛人间夜市的情景。那时他叼着根草茎,踢着路边的石子,笑嘻嘻地说:“诗雅你看,这人间零零碎碎的灯火,是不是比仙界那些冷冰冰的琉璃盏暖和多了?”
此刻,凝视着这倒悬人间、灿若星河的万家灯火,她喉间涌上一股暖意——原来,最深的羁绊,便是这天地万物,都学会了温柔地替他分担。
而在大夏朝堂的演武殿内,玄箴正捏着一份来自北方边关的紧急军报。羊皮卷上的血字还带着淡淡的铁锈味。他抬眼看向一位拍案而起、斥责此举“违背天道常伦”的老臣,声音平静却有力:“违背天道?那么三十年前,暴雨成灾,一夜冲垮三州堤坝,万千生灵涂炭之时,天道又可曾睁眼看过?”他的手指划过案头摊开的晴元历,最终停在月相图上,“现在不会了。因为……已经有人在替我们,扛下了所有改变的代价。”
殿外忽然传来一阵细碎的喧哗。玄箴掀帘而出,恰见两个小宦官捧着铜盆匆匆跑过,盆中水波微漾,浮着一盏小小的河灯。
“公公您看!”其中一个抹了把汗,脸上带着光,“御膳房的张婶发话了,说九皇叔顶爱吃她做的枣泥糕。她今儿个就守着蒸笼不睡了,定要等到天亮,给九皇叔蒸出最软乎、最香甜的那一笼!”
玄箴望着宦官跑远的背影,蓦然想起谭浩曾在御书房批奏折时打盹的样子——那人歪在龙椅里,一本《农桑要术》盖在脸上,口水还曾把书页洇湿了一小块。
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明白。这所谓的“万民守夜”,哪里是在等待谁的苏醒?
分明是这片被他用尽全力守护了千万次的天地与苍生,第一次,小心翼翼地、笨拙而又真诚地,学会了如何回赠他一个温暖的拥抱。
宇宙边际,光雾氤氲。
谭浩在睡梦中翻了个身,光毯滑落少许。他迷迷糊糊地拽了拽,把脸深深埋进柔软的毯子里,含糊嘟囔着:“……谁把灯关了?哦,是我自己闭眼了……”
浓重的倦意如同最柔软的云絮,将他轻轻包裹,连呼吸都变得绵长而均匀。
在意识彻底沉入梦乡的前一刻,他仿佛听见从极遥远的地方,传来许多细碎而温暖的声响。有点像……嗯,有点像前世楼下,那家他常去的早餐铺,在天蒙蒙亮时支起摊子的动静。
真好。这样的声音,哪怕听上一万年,也不会腻啊。
当他的呼吸最终归于深眠的宁静时,光毯的边缘,似乎被一只无形而温柔的手,轻轻拂过。那滑落的光晕被小心翼翼地拢了拢,重新妥帖地盖回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