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宴席,从来不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推杯换盏间,是信息的交换,是关系的确认,更是权力的展演与合谋。
为“庆祝”林闻轩在吏部站稳脚跟,并“答谢”同僚们在近期风波中的“鼎力支持”(至少是保持了中立),一场由郑伯雍等人牵头操办的同僚宴饮,在林府花厅举行。
华灯初上,林府一扫往日的清冷,变得热闹非凡。吏部文选司的大小官员,以及部分与林闻轩交好或有求于他的其他衙门官员,济济一堂。珍馐美馔流水般呈上,觥筹交错,笑语喧哗。
林闻轩作为主人,坐在主位,面带得体的微笑,接受着众人的敬酒与奉承。他今日特意穿了一件簇新的绯色官常服,在烛光下更显意气风发。
“林郎中年轻有为,处事公允,实乃我辈楷模!下官敬您一杯!”
“日后还需林郎中多多提携……”
“有林郎中执掌文选,我吏部定能气象一新!”
阿谀之词不绝于耳。林闻轩来者不拒,酒到杯干,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豪爽与海量。他知道,这场宴饮是他巩固权力、笼络人心的重要一环。
席间,众人神态各异。郑伯雍鞍前马后,俨然以林闻轩头号心腹自居;几位老成持重的郎中,笑容含蓄,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而那些品阶较低的官员,则显得格外热情,试图抓住这个难得的亲近机会。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酣畅。话题也逐渐从风花雪月、官场轶闻,转向了一些更实际的内容。
一位负责地方官员考核的主事,借着酒意凑近林闻轩,低声道:“林大人,今岁两广、闽浙等地官员的‘冰敬’‘炭敬’,已陆续到京,数目比往年似乎又厚了几分,可见各地同僚对大人您的敬重啊……”
另一人接口道:“听说江南几位知府出缺,不知大人属意何人?若有需要下官效劳之处,尽管吩咐。”
这些看似随意的闲谈,实则都是在试探林闻轩的态度,以及他主导下的新“利益分配”规则。林闻轩心中明镜似的,他既不明确表态,也不完全回避,只是用一些模棱两可却又让人浮想联翩的话语应对,既维持了超然的姿态,又让每个人都觉得有机会。
这时,一阵香风袭来。几名衣着艳丽的歌姬被引了进来,丝竹声起,曼舞轻歌。这是郑伯雍安排的助兴节目。舞姬们身段婀娜,眼波流转,尤其是在林闻轩席前领舞的那位红衣女子,更是媚骨天成,一颦一笑皆动人心魄。
许多官员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席间弥漫开一股暧昧的气息。那红衣舞姬旋转至林闻轩面前,纤腰轻折,玉手奉上一杯酒,秋波流转,声音甜腻:“奴婢敬大人一杯,祝大人官运亨通,步步高升。”
林闻轩看着她,女子眼中不仅有媚态,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精明与试探。他微微一笑,接过酒杯,指尖似乎无意地碰触到女子的手,一触即分。
“好。”他仰头饮尽,目光却并未在女子身上过多停留。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美色,更可能是一场精心安排的“进献”,是某些人用来捆绑他的又一道绳索。他不能断然拒绝,以免扫了众人的兴,寒了“有心人”的心;但也不能轻易接纳,让自己过早地陷入温柔陷阱。
宴席在一种微醺而热烈的气氛中持续。林闻轩看似投入,实则内心始终保持着警惕。那位红衣舞姬的身份是什么?是谁安排她来的?其背后又代表着哪一方的势力?这一切,都如同隐藏在歌舞升平下的暗流。
就在宴饮接近尾声,众人醉意阑珊之际,门房突然来报:“大人,门外有……有梅府的人求见,说是奉梅夫人之命,有要事相商。”
梅府?梅夫人?在场一些还未醉倒的官员顿时清醒了几分,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林闻轩。
林闻轩心中也是一凛。梅夫人的“炭敬”尚未到京,此时又派人深夜前来,所为何事?而且偏偏选在他宴请同僚,看似志得意满的时刻?
他深吸一口气,对众人告罪一声,起身离席。花厅内的喧闹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所有人都预感到,似乎有更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这场巩固权力的宴饮,最终会引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