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退兵的命令,如同堤坝上的一道裂痕,迅速演变成了席卷整个曹军南征部队的溃败洪流。持续月余围攻新野所积累的疲惫、久攻不克的沮丧、后方粮草被焚的恐慌,在这一刻彻底爆发出来。撤退,迅速演变成了失控的逃亡。将找不到兵,兵寻不着将,建制荡然无存,人人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争先恐后地向北涌去,只求离那如同噩梦般的新野城墙,离那如同附骨之疽的竟陵追兵,更远一些。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梦寐以求的战机,憋屈忍耐了太久的竟陵战争机器,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咆哮。林凡“全线追击”的命令,如同解开了束缚猛虎的最后一道枷锁。高顺、魏延、甘宁三路大军,如同三支离弦的利箭,挟大胜之威,向着溃退的曹军,发起了迅猛而致命的追击,誓要将曹操此次南征的最后一点骨血,也留在荆襄的土地上!
**魏延逐北,缴获如山**
若论此战谁最是酣畅淋漓,非平南将军魏延莫属。他与其麾下骑兵,在敌后袭扰月余,早已熟悉了这片土地的每一处丘陵、每一条小路。当追击命令传来,魏延仰天长笑,积郁已久的恶气仿佛一扫而空。
“儿郎们!报仇雪恨的时候到了!随我杀!”
他不再需要隐藏行踪,不再需要顾忌兵力多寡,率领着养精蓄锐已久的五千铁骑(部分为后期汇合),如同飓风般从侧翼杀出,狠狠地撞入了曹军混乱不堪的撤退序列之中。
他们的目标明确——曹军携带的、以及从后方转运而来的、尚未不及完全撤走的辎重队伍!这些队伍行动迟缓,护卫力量在溃败的大潮中显得微不足道。
“放弃抵抗者不杀!挡我者死!”魏延一马当先,长刀挥舞如同匹练,所过之处,人仰马翻。曹军押运粮草的辅兵和少量战兵,早已丧胆,见竟陵铁骑如狼似虎般杀来,大多直接丢弃车辆、跪地请降,少数试图抵抗的,瞬间便被汹涌的铁蹄淹没。
一时间,从新野通往宛城的官道及附近小路上,上演了一幕幕追击与掠夺的场景。魏延的骑兵如同梳篦般反复扫荡,将一支支落单的、行动迟缓的曹军辎重队分割、包围、缴械。满载粮食、箭矢、衣甲、甚至金银财帛的大车小辆,尽数落入竟陵手中。缴获之多,甚至到了魏延不得不分出兵马,专门负责看守俘虏和清点物资的地步。
“痛快!真是痛快!”魏延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战利品,以及垂头丧气、绵延数里的俘虏队伍,脸上满是兴奋之色。此战,不仅极大弥补了竟陵在此前守城战中的消耗,更沉重打击了曹军的战争潜力。
**甘宁锁江,断敌归路**
与此同时,汉水之上,横江将军甘宁亦是大展身手。接到林凡命令后,他立刻率领水军主力,放弃对夏口的巩固,全军沿汉水逆流而上,直扑曹军撤退的必经之路——汉水几处关键渡口。
“快!再快些!绝不能让曹仁老儿轻易溜过去!”甘宁站在“破浪号”船头,不断催促。
竟陵水军战舰鼓起风帆,桨橹齐动,破开浑浊的江水,疾驰而上。很快,他们便追上了正在试图搭建浮桥或寻找船只渡河北撤的曹军后队。
“瞄准岸上敌军密集处,投石机,放!”
“床弩,覆盖射击!”
“快艇出击,焚毁其搭建的浮桥和搜集的船只!”
甘宁毫不吝啬弹药,将连日来因江东掣肘而积压的怒火,尽数倾泻到岸上混乱的曹军头上。石弹呼啸着砸入人群,激起一片血肉模糊;床弩巨箭如同死神的镰刀,将试图结阵抵抗的曹军将领连人带旗射穿;无数快艇如同水蜈蚣般贴近河岸,用火箭和火油罐,将曹军辛苦搜集来的渡河工具点燃,江面上顿时烈焰熊熊,浓烟滚滚。
试图渡河的曹军哭爹喊娘,进退维谷。后有高顺、魏延的追兵,前有甘宁水军的炮火锁江,无数曹军士卒被迫跳入江水,试图泅渡,但时值春夏之交,江水湍急,加之身披甲胄,大多数人如同秤砣般沉入江底,只有少数幸运儿得以逃生。汉水,成为了埋葬曹军溃兵的又一道鬼门关。
甘宁看着岸上的惨状和江中的浮尸,冷哼一声:“曹孟德,这就是南犯我竟陵的下场!”
**高顺稳进,徐庶诫急**
相较于魏延的狂飙突进与甘宁的水路封锁,从新野城中杀出的高顺,则显得沉稳许多。他深知“归师勿遏,穷寇莫追”的道理,曹军虽溃,但其核心主力,尤其是曹操的中军以及曹仁的断后部队,依旧保持着一定的建制和战斗力,若逼得太急,恐狗急跳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他率领的主要是步兵与部分骑兵,行动速度不及魏延,但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他的目标并非歼灭多少敌军,而是如同驱赶羊群一般,不断扩大曹军的混乱,收复被曹军占领的荆北失地,并清理战场,收容俘虏。
“各营交替前进,保持阵型,警惕敌军反扑!”
“遇小股抵抗,坚决歼灭;遇大队敌军,纠缠迟滞,等待友军合围!”
“优先收复博望、安众等要地,控制交通枢纽!”
在高顺有条不紊的推进下,一座座此前被曹军占据的县城、据点被迅速光复。留守的少量曹军非降即逃。荆北大地,重新插上了“林”字旌旗。
竟陵军师府内,徐庶看着前线雪片般飞来的捷报,欣慰之余,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及时向林凡提醒:“主公,曹军溃败,我军大胜,确是可喜可贺。然曹操、曹仁已率核心北遁,我军战线拉长,需防其困兽犹斗,或设伏反击。当令魏延、甘宁二位将军,见好即收,不可过于深入敌境。高顺将军稳步收复失地,此乃万全之策。”
林凡从善如流,立刻传令前方诸将:“追击百里即可,不得越过宛城地界!以收复失地、缴获物资、削弱敌军有生力量为主,不必强求全歼曹操!”
这道命令,及时地为杀红了眼的竟陵军队划下了一条界限,避免了因过度追击而可能带来的风险。
**凯歌高奏,荆北光复**
持续了十余日的追击战,最终以竟陵军队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魏延所部,斩获极丰,俘获曹军各级将士超过八千,缴获粮草辎重无数,车马连绵数十里,需分批运回竟陵。其兵锋最远抵达宛城以南五十里,威震敌胆。
甘宁水军,牢牢锁死汉水,焚毁曹军渡河器材无数,射杀、溺毙曹军士卒难以计数,彻底粉碎了曹军快速北撤的企图,并顺势将竟陵水军的控制范围向北大大推进。
高顺所部,稳扎稳打,不仅将曹军彻底逐出荆北,收复所有失地,更兵不血刃地接收了多座城池,俘获留守兵卒数千,并沿途收容了大量溃散的曹军士兵,总计俘虏过万。
而曹操与曹仁,在许褚、张辽等将领的拼死护卫下,虽然最终得以突破竟陵的追击封锁,狼狈不堪地逃回宛城,但带回去的,已是一支士气低落、建制残破、丢盔弃甲的败军。十五万南征大军,最终能跟随他们退回宛城及以北地区的,不足七万,且大半带伤,军械物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可谓元气大伤!
消息传回,竟陵全境,乃至整个荆襄,欢声雷动,万民雀跃!自赤壁之战后,从未有过如此酣畅淋漓的大胜!林凡的声望,在荆襄之地如日中天,其“镇南将军”的威名,真正响彻天下!
军师府内,林凡看着汇总而来的辉煌战果,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充满豪情的笑容。
“此战,赖将士用命,谋臣尽心,百姓支持,方能竟全功!传令,犒赏三军,厚恤伤亡!所有立功将士,论功行赏,绝不吝啬!”
“同时,昭告天下,我竟陵,非但能守,更能攻!任何敢犯我疆界者,曹孟德今日之下场,便是前车之鉴!”
新野血战的坚守,宛城奇袭的果决,追亡逐北的迅猛,共同铸就了这场辉煌的胜利。它不仅彻底粉碎了曹操第二次南征的图谋,稳固了竟陵的统治,更极大地提升了林凡势力在天下格局中的地位与话语权。一个全新的时代,似乎正伴随着荆北光复的凯歌,缓缓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