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哭箐的惊魂一夜过后,专案组的气氛如同绷紧的弓弦。虽然成功救回阿普老爹,揭开了“黑刹”集团利用雨林通道进行人口贩卖的冰山一角,但主要嫌疑人逃脱,失踪女性下落不明,以及那个潜伏在暗处、可能仍在活动的“境外大老板”,都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临时指挥部里,灯火通明,彻夜未熄。岩温局长调集了更多警力,配合边防部队,对秀山州漫长的、地形复杂的边境线进行严密布控和拉网式搜查,重点排查那些可能被犯罪集团利用的隐秘小道、地下溶洞和废弃通道。山林间,无人机嗡嗡作响,巡逻队的脚步声打破了往日的寂静。
然而,“黑刹”集团显然不是易于之辈,他们经营多年,对边境地形的熟悉程度可能不亚于本地人,而且极其狡猾,短时间内想将他们一网打尽,难度极大。
陆野知道,必须另辟蹊径。他将突破口放在了那些已经被发现的物证上。
“陈凯,晓萌,”陆野将两人叫到电脑前,“对方很谨慎,现场没留下指纹等直接身份信息。但我们有蓝色纤维、有机油残留、有那个兽头符号,还有阿普老爹听到的‘南边口音’和‘老板催了’这些信息。能不能从这些看似零碎的线索里,给我挖出点实质性的东西来?”
陈凯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烁着技术宅特有的光芒:“陆局,交给我。蓝色纤维和机油的成分很特殊,我已经在建立成分数据库进行交叉比对,寻找可能的产地和用途。另外,我打算对窝棚里发现的那些烟头进行最精细的dNA提取,虽然希望渺茫,但万一呢?”
赵晓萌则专注于数据海洋:“我已经将那个兽头符号输入了国际犯罪符号数据库、暗网交易平台信息库以及边境地区近几年的涉案记录中进行深度碰撞。同时,我在筛选近期所有出入秀山州,尤其是频繁往来于边境县和丽江县之间的外地人员信息,重点排查名下有机动车辆(特别是摩托车或越野车)、从事可能与‘招聘’、‘中介’相关行业、且行为轨迹异常的人员。‘南边口音’是个重要特征,可以缩小范围。”
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陆野看着忙碌的两人,心中稍定。现代刑侦技术,很多时候比拼的就是谁更耐心,谁更能从海量信息中捕捉到那稍纵即逝的关联。
他走到窗边,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窗外,夜色深沉,远山如墨。他拿出手机,屏幕上是出发前儿子小野画的那张画——用稚嫩的笔触描绘的、色彩斑斓的森林,虽然与现实中的阴郁雨林相去甚远,却充满了生机和阳光。
他拨通了视频电话。响了几声后,妻子和儿子的脸出现在屏幕上。
“爸爸!”小野兴奋地喊着,“你看我搭的乐高警察局!像不像你工作的地方?”
镜头转向地上一个歪歪扭扭但结构复杂的乐高建筑,陆野不由得笑了:“像,真像。小野真棒。”
妻子看着他疲惫的脸色,心疼地问:“还没休息?那边……是不是很棘手?”
“还好,有些进展。”陆野不想让家人过多担心,轻描淡写地说道,“就是这边湿度大,有点不习惯。家里都好吧?”
“都好,你不用担心。妈昨天送来了一堆土鸡蛋,说你回来给你补补。你自己注意安全,按时吃饭,我看你都瘦了……”妻子絮絮叨叨地叮嘱着,这些平凡的关心此刻却如同暖流,滋润着他因案件而紧绷干涸的心田。
看着屏幕里儿子无忧无虑的笑脸和妻子关切的眼神,陆野感到肩上的责任愈发沉重。他不仅要为那些失踪的姑娘讨回公道,也要为了千千万万个像小野一样的孩子、像妻子一样的家人,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与祥和。
“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案子一有突破我就告诉你们。”陆野柔声说道,又和小野聊了几句,才挂了电话。
短暂的温馨过后,是更加坚定的决心。他回到电脑前,和陈凯、赵晓萌一起,投入到枯燥却至关重要的数据筛选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凌晨时分,赵晓萌那边首先传来了好消息!
“陆局!有发现!”赵晓萌的声音带着兴奋,“我交叉比对了近期入境人员、车辆信息和通讯基站数据,发现一个可疑对象!一个名叫刀岩的缅籍华人,持边境通行证,近三个月内六次往返于缅北勐拉和丽江县之间!他名下有一辆二手越野车,登记的临时住址在县城一个出租屋密集区。更重要的是,他的手机信号基站,在阿娜失踪前后,以及另外两起失踪案发生时段,都出现在案发现场或失踪地点附近!而且,通讯记录显示,他与一个境外号码联系异常频繁!”
刀岩!缅籍华人!频繁往返!车辆!基站轨迹吻合!
“立刻锁定这个刀岩!查他的详细背景,社会关系,以及他目前的位置!”陆野精神大振,这很可能就是那个穿着蓝色工装、负责具体实施诱骗和转运的“马仔”!
几乎同时,陈凯那边也对蓝色纤维的比对有了初步结果:“陆局,这种蓝色纤维,是一种主要用于制作工地工装、保安制服或者低端冲锋衣的涤纶混纺面料,耐磨耐脏,价格便宜。在秀山州及周边几个边境县的劳保市场有售。”
工装?这与阿普老爹描述的“蓝色工装”对上了!凶手或者其手下,为了行动方便且不引人注目,很可能就穿着这种普通的工装!
线索迅速汇聚,目标越来越清晰。那个隐藏在雨林和边境线背后的黑影,似乎终于要露出他的狐狸尾巴了。